记忆人防⑱ | “绍兴人防”见证爱国的精神力量

方言

2019-08-19 16:57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盛夏酷暑,笔者观看了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们采写的《记忆人防》系列。感受到那些纵横交错的人防隧道这刻录的爱国记忆。这些开挖于地下数十米的防空洞和地道交织成网,就是当地人防工程建设的奇迹,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被誉为“地下长城”的绍兴人防隧道,已经具有四十多年历史,四十多年的风雨岁月,人防隧道一如当年那样坚固实用,深邃幽旷。它不仅是城市记忆中的一个建筑传奇,更是强大国防力量、造福当地市民的重要体现。

绍兴人防是当年绍兴人爱国进取的象征。透过绍兴当年修筑的人防工程,一是为了新中国的形势需要,爱国的绍兴人喜欢那行的说话。在1972年12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一时间,举国上下展开了一场声势更为浩大的“深挖洞”运动,绍兴也积极响应,行动起来。二是,从人防隧道的修筑中,我们更能感受到绍兴人的一种进取精神。在四十多年前,鲜有机械助阵,更没有精密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然而,老一辈的绍兴人防建设者们,硬是靠着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用认真执着的工匠精神,一点点地用团结一心、负重拼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将工程啃了下来,而且工程质量一点也不含糊,四十多年过去了,绍兴的“地下长城”经受住了岁月洗礼,至今完好,而且还不断地造福市民。

绍兴的人防工程隧道就是市民精神力量的象征。在当年的工程建设者们看来,开挖修建人防工程是一项考验耐力与智慧的大事,但是工程建设者没有半点畏惧,硬是坚持“长期努力、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以防空袭为重点,按照城市不同的防护类别,修建分布合理的地下防护工程。虽然修建人防工程非常艰苦,但是上至工程指挥、项目负责人,以及全体工人,觉悟都相当高,不仅不怕吃苦,而且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大家更是饿着肚子也要把工程进度和质量抓上去。毛金敖、阮来友、施光生、吴文龙、宋太平等一个个工程建设者们,遇到困难大家团结一致克服,用绍兴人的坚忍不拔让“地下长城”在绍兴的地下延伸,直至最后竣工。

虽然说当年修建人防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透过这份修筑人防的精神,却让更多人明白了城市凝心聚力的精神标杆。人防建设者大多来自各行各业,但是,如果没有大家一腔热情扑在人防事业的建设上,在没有握钢钎、抡大锤、打炮眼的经历中敢于挑战困难,没有这些工程建设者轻伤不下火线,夜以继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奉献建设,就不可能有固若金汤的绍兴人防。

因此,宣传绍兴人防建设者的事迹,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学习当年这些工程建设者的精神,重温人防工程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奋斗的新时代,主动自觉像当年的绍兴人防建设者们一样,不畏困难,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同心同德、齐心合力爱国情诠释得更加精彩!

来源:越牛新闻原创   编辑: 施妍静

相关阅读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