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整洁的道路、清澈透明的河水、干净舒服的农村小院……近日,走进美丽的盖北镇,田园、村庄环境美景如画,垃圾分类为农村人居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
长期以来,盖北镇外来人口流动性较大,面临着垃圾堆放压力大、分类工作推进难、终端处置能力跟不上等难题。如何对症下药,推进垃圾分类的长效管理?盖北镇打响垃圾分类全民战,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分时段分类别上门收集、垃圾分类“评比榜”,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今年以来,盖北镇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色的垃圾分类工作运作模式,以“人”为关键因素,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从垃圾分类“四分四定”处理体系建立,到“党建+垃圾分类”引领新时尚,再到“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创新推进垃圾分类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盖北镇镇东村,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积分奖励兑换点,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村里刚开始推行积分制,我们都觉得是在搞形式。”村民陈夏峰开始并不看好这种新方法。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随着各户垃圾分类“评比榜”建立起来,村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推行,越来越多村民真切感受垃圾分类实惠。
“我们都愿意参与垃圾分类,大家就是担心混收混运,到头来白忙活。”为消除村民的担忧,盖北镇积极开展生活垃圾中转站和分类车辆的提档、整治、改进工作,重点做好清运车辆、分类桶的标准化配置工作,杜绝混收混运。同时,处置点所有终端设备实现全密闭运行,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提高废气、污水处理能力。
盖北镇还积极探索“党建+”模式 ,推行党员干部包户制,标注“共产党员户”“村民代表户”等身份,垃圾分类评比榜上同步亮明身份,让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做好表率,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同时,该镇积极推行大数据智能化管理,运用“互联网+”形式,采用分类实名制、编码识别等运维方式,建立源头溯源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智能化、规范化管理,推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从“垃圾入桶”向“垃圾分类”精细化迈进。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