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敢作敢为、创新创业、奋发图强、攻坚克难的优秀典型。今天起,《绍兴日报》、“越牛新闻”客户端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好干部”栏目,推出一批典型报道,以此营造学先进、勇担当、善斗争的浓厚氛围,激励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为绍兴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好干部㉑
办公室成了“专家门诊”
——记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宏达
“一定要咬紧牙关、一鼓作气,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慨,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推进。”为力促“三大医院建设”加快推进,10月12日早上,绍兴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王宏达在市直卫生健康系统重大建设项目推进会上再次表示,力争高效、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
在卫生健康领域工作30余年,无论是处置重大疫情,组织开展重大事件医疗救治,还是如今分管党务人事后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敢想敢拼”始终是王宏达身上的标签。
“改革是为了更好服务群众”
在一次工作例会上,王宏达召集相关处室长商量起了“三大医院建设”“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三件大事。“这些项目和改革,事关绍兴公立医院硬件和内涵提升,是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健康需求的必要举措,必须快速推进落实。”王宏达说。
担任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后,王宏达通过实地走访、反复调研,基本上掌握了当前我市公立医院在资源配置、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自己在医院工作多年的经验,他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推动展开了上述改革。
目前,市人民医院、市妇保院、市中医院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直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革正式实施,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和分配方案正在按政策全面落实。
由王宏达牵头或操刀的改革成功案例并不鲜见。2012年,在全国“医改”大潮中,王宏达牵头拟定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案,推动绍兴成为全国首个实施药品“零差率”的地级市。2016年,他又牵头启动药品“集中采购”改革,省下近4亿元药品采购成本……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也让绍兴医疗改革在省内地市中走在前列。
“有难题更应主动迎上去”
每当急难险重事件发生时,总能看到王宏达奔波的身影。“没有破不了的难题,只有闲不住的老王。”同事们都这样评价他。
“非典”时期,时任医政处长的王宏达被任命为医疗临床指挥组组长,主持专家会诊、抢救24起,排除可疑病例17人。当年,王宏达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7年,在一起船厂安全事故中,一位工人师傅不幸发生意外,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检查他身体多处骨折、颅脑受损,还出现肺破裂。作为分管领导,王宏达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处置伤员救治,还想方设法协调多名省级专家前来会诊援助。经过专家们3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把伤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同样是2017年,在处置一起硫化氢中毒事件时,王宏达坐镇指挥、临危不乱,组织全市经验丰富的专家医生参与抢救,还连夜请来了省里乃至上海的多名专家前来会诊,有效化解了不稳定因素。
以诚相待,迎难而上,王宏达还是化解医患矛盾的行家里手。每次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他必到现场,想办法、找突破,真心实意解决问题。任职期内,他不但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新机制,实现了医疗纠纷“零积案”,还和一些信访户成了朋友。
“知行合一永远在路上”
新形势下担起新使命。在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王宏达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始终牢记“打铁还须自身硬”,真抓实学,真查实改。
离开熟悉的实践操作领域后,王宏达没有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更加努力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以自己的行动带动了单位同事对理论学习的重视和业务能力的塑造。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熟练掌握法律法规和省、市相关政策要求……机关夜学和党委学习,他做“主讲人”;组织开展近十年来首次直属单位领导干部集中轮训班,他做“班主任”;系统党建“五星三名”和“清廉医院”建设,他做“设计师”。王宏达还注重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知识,使自己成了行业系统的“活字典”。
日积月累,王宏达在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中有了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群众、同事间也具有较高的威信。大家把他的办公室比喻为“专家门诊室”,打趣地说:“有问题,找老王准能解决。”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