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谍战,平静的水面下,波澜四起,于无声中营造令人窒息的紧张,把观众牢牢吸引。”
10月22日晚,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在湖南卫视首播。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该剧的编剧、诸暨籍小说家海飞,请他来讲述这部谍战剧背后的创作故事。
(剧照)
从《惊蛰》到《谍战深海之惊蛰》
电视剧《谍战深海之惊蛰》,改编自海飞的同名小说《惊蛰》。该剧的主演阵容,均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张若昀、王鸥、孙艺洲、阚清子、王泷正等。因此,该剧一开播,便引人注目。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故事:街头小混混陈山被迫卷入风起云涌的谍海漩涡中,他经历与同胞并肩作战,与日谍殊死搏杀,最终一步步成长为坚强勇敢的爱国战士,用热血和青春,在烽烟中砥砺前行!”海飞告诉记者,《惊蛰》被人称为《麻雀》的姊妹篇,可能是因为主创中很多是原班人马,剧情上也有一定的延续。三年前,《麻雀》也是在湖南卫视首播。
(海飞)
“2015年,当我编剧的《麻雀》杀青,《惊蛰》的故事就已经浮现我的脑海。“海飞说,小说《惊蛰》在《人民文学》首发,然后花城出版社迅速出版了单行本,《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也很快选载。
“我很喜欢《惊蛰》这个名字。惊蛰是什么?惊蛰是一声雷响之中,开启普天之下一场万物众生的群演。因为这个节气,万物苏醒,春回大地,平地一声惊雷,多少摄人心魄,多少气势如虹。”在海飞的眼里,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这个节气,非常有气势,响亮,有力,不凡,嚣张。“那种蓬勃得无以复加的生命力,让我心生感动。这也正如以陈山、张离为首的在烽火年代中用勇气与智慧谱写出的一曲捍卫民族独立、坚定守护信仰的赞歌。”
海飞告诉记者,《惊蛰》从主人公陈山在重庆军统内部的暗战一直写到在上海汪伪特务机关76号的惊天逆转,故事地域跨度大,差不多重庆和上海的故事各占一半。
“上海是我熟悉的,我童年和少年的零碎部分,其实是在上海外祖父家度过的。为了小说的创作,我还查阅了大量的旧上海地图,以及日本人生产的战时地图。关于谍战故事中所有的场景,我或者曾经抵达,或者翻阅过资料,我甚至去过上海公安博物馆,也到过上海1933老场坊,这儿曾经是工部局宰牲场,现在成了一个时尚之地。”海飞说,连续多年的谍战剧创作生涯,让他的笔始终与上海有着纠缠不清的瓜葛。对上海民国风情及各种社会时事的了解,让他在创作上并没有太多的惧怕与慌张。
但是,重庆却截然不同。“对于重庆这座倾斜的城市,我从未涉足,更没有半丝的了解。所以在创作《惊蛰》小说的时候,我购置了大量的图书,比如《陪都重庆:大轰炸下的抗日意志》《重庆往事》《重庆大轰炸》《重庆抗战史:1931-1945》等等。我还专门去了一趟重庆,去了八路军的联络站,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村86号新华日报馆;去了渣滓洞;还有军统曾经的据地磁器口;以及寻找林林总总的与军统相关的那些陈旧而令人兴奋的碎片。”在海飞看来,上海和重庆,这是两座完全不同的城市,也是美好的城市,它们的气味令人着迷。
三面间谍,双城潜行,这是海飞给小说《惊蛰》定下的基调。当然,小说不是剧本,但是小说是剧本的根,小说的气味几乎就是这个剧的气味。“在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时,我增加了更多的细节。”海飞说。
海飞的“谍战世界”
“从2010年创作谍战剧《旗袍》,到2015年创作《麻雀》,再到现在的《惊蛰》,我仿佛经历了那个战火离乱的时代。”站在杭州金汇大厦17楼办公室的窗前,海飞有时会发一阵呆。
他的思绪,跨越山水,恍然间似乎会看到上海黄浦江边泊着的船只,听到外滩钟楼传来的声音,外白渡桥上硬度十足的钢构架,邮递员、马车夫,热气腾腾的上海早晨,以及日本军人沉重的军靴。
“小时候生活在诸暨枫桥镇一座叫丹桂坊的村庄,我总是在泥土和植物的芬芳中,告诉自己是一名快乐的农人。篱笆与茅舍,竹林和溪流,为我提供了诗意与想象。我同样热爱着城市。我对巨大的建筑,包括宽广如操场般并列着的铁道线局部,以及巨大的广告牌,有着与生俱来的好感。”
如今的海飞,正在这些诺大的城市里构筑着属于自己的“谍战世界”。
“这是一个庞大的写作计划。我把重庆、上海、哈尔滨、天津、南京等视为‘谍战之城’,各写一个谍战小说,而且这些谍战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固定的。例如,76号特工总部行动处处长叫毕忠良,他可以任意出现在‘二战’时期上海的谍战故事中。比如说,专门负责锄奸的军统飓风队队长,一定就是陶大春。日积月累后,上海谍战的构架愈加庞大,却纹丝不乱。再比如,《麻雀》中的情节和人物,也会出现在《惊蛰》里。”海飞告诉记者,他将这个概念称之为“谍战深海”。所有他笔下所热爱着的虚构人物,都会被他在一个又一个的谍战故事里使用。
“我觉得谍战故事是一个富矿,在几十米几百米以下的黑暗的矿井之中,有取之不尽的动人故事。我愿意让这些故事,涌起无尽的波澜。因为在我看来,真正的谍战剧就是看似水面平静,水波以下却暗流涌动,甚至潜藏着巨大的危险。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平静勾起了许多读者和观众强烈的窥知欲,恨不得穿戴上潜水设备,深入海底一探究竟。”海飞坦言,每一个编剧的创作力一定会枯竭的。比如不能在主题上类同,不能在题材上类同,不能在表现手法上类同,不能在桥段和细节上雷同,不能在人物关系上雷同,不能在所有的剧作元素上类同,等等。
在采访中,海飞向记者透露,他目前正在创作的几部小说,比如《捕风者》《向延安》等,就是属于谍战深海系列。而小说《惊蛰》改编的电视剧改名为《谍战深海之惊蛰》,也有这一层的意思。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