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不能只“躺”在故纸堆里,城市历史也不能拘泥于几个故事。“我们要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文化产业高地,首先要盘活名人故居资源,建设博物馆群,打响‘跟着课本游绍兴’的研学游品牌,让历史文化与旅游形成当代的深度融合,借机把绍兴打造成‘中国研学旅游第一城’。”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表示,通过这组报道可以看出,绍兴越来越重视这些名人对古城的价值,挖掘好这些资源对提升绍兴城市文化软实力有重要推动作用,不妨在盘活老街与名人故里息息相关的老台门资源、解放路转型打造主干型文化休闲步行街、有效串联“一街三故里”等方面多下些功夫。
“就是要像打造鲁迅故里一样,缩小名人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让更多的绍兴市民和外来游客可以融入绍兴这些名人的故事中。”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杨水土表示,做活这些名人资源,摸清绍兴名人名士的家底进行梳理,将这些“教科书式”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大众都可以体验的文旅资源,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古代名人与现代人的直接对话,会让绍兴文化体系变得更立体。
绍兴文史专家徐智麟认为,这组报道具有先行意义,对绍兴名人故居资源的保护开发有推动作用。像绍兴对书圣故里进行提升改造——这块区域不仅有书圣王羲之的故宅、遗迹,还有“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居,也是刘宗周、黄宗羲等名士的讲学求学圣地——说明绍兴正在构建以名人资源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这无疑也是绍兴城市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朴民表示,希望这组报道能推动绍兴在文化名人开发方面的工作。在他看来,绍兴应该好好梳理一下从古到今各行各业的绍兴名人,针对其历史成就、社会影响力、老百姓的接受度,来做一个重点规划。“既要立足传统,又要超越传统,既要寻根历史,又要锐意开拓,既要皈依文化,又不囿于文化。”黄朴民认为,绍兴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建设工作上可圈可点,但未来可以考虑注入更多现代的元素,以面向当下、面向未来的方式来筹划与实施,让更多的年轻人因为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文化表达读懂这座城市。
近日,绍兴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反复调查研究,决定在蔡元培故居旁新建蔡元培纪念馆,让其成为绍兴的一个文化新地标。纪念馆将通过设置水院和外墙的镜面来反射和映衬“历史与当代”,从而呈现出“以墙为纸”“以石为画”的东方文化意境。新建蔡元培纪念馆,不仅是现代人对绍兴历史文化的一种重塑,同时也是在修建中契合当代人审美的一种新尝试,建成后,蔡元培纪念馆也将成为绍兴与北京大学密切联系的重要文化纽带。
鲁迅故里研学游。首席记者 周能兵/摄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