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如何分类,11月1日起将实施“浙江标准”。日前,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已发布,这是全国第一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省级标准。(8月22日《绍兴晚报》)
垃圾分类虽已实施好几年,但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其他垃圾”的定位,以及垃圾的干湿之分,常使人产生分类的困惑。如今“浙江标准”的出台,是对垃圾作了更精准的分类,明确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4类。归类后,“易腐垃圾”取代了“餐厨垃圾”,譬如“大块骨头”虽然来源于餐厨,但它属于其他垃圾。
分类标准的精细化,能否保证分类的准确性?老实说,不一定。根据我们现在的垃圾分类操作来看,至少还存在4个方面的“瓶颈”,缺少源头分类,缺少有效引导,缺少奖惩机制,缺少知识普及。
源头分类很关键,许多家庭都是一个垃圾袋打天下,除了装修垃圾与大件垃圾会分类处理,一般生活垃圾都不会去分类打包。一则嫌麻烦,二则不会分,什么垃圾该进什么箱根本说不清楚,这就是知识普及不够引起的。像日本,每户家庭都有一本垃圾分类手册,边学习,边分类,久而久之自然养成习惯。我们的宣传显然还没有做到广泛深入,除了知道可乐瓶、旧报纸可以回收以外,很多人都存在垃圾分类的知识盲区,“扫盲”应该先行于分类。
因为对垃圾性质的认知不足,所以更需要及时引导,譬如推出一款定制的分类垃圾箱,并排的4个垃圾箱上印制简明易懂的“浙江标准”,每次投放都是对投放者的一种提示与科普,即使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正确分类。然而,如今的垃圾箱基本上不具备健全的“提示功能”,实用性也就大打折扣。
碎玻璃是什么?是可回收垃圾。过期药品又是什么?答案是有害垃圾。传单与餐巾纸都是纸品,但传单可回收,餐巾纸却是其他垃圾。所以有网友打趣说:我一个研究生都不知道垃圾该怎么扔了。这说明垃圾分类确实是一门“冷知识”,跟学历没有关系,跟认识很有关系;跟年龄没有关系,跟意识大有关系。如果缺少正确引导,自然会产生“分类难”,如果缺少有力的奖惩,自然会遭遇“懒得分”。
因此,“浙江标准”出台后,要同步提高垃圾不分类的“责任成本”,实施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垃圾分类效果较好的小区,可奖励补贴一定额度的物业费,对不上心不分类或分类不彻底的个人或单位,应予以曝光警示或处罚,不以规矩难成方圆,上海严管垃圾分类进展顺利就是很好的例证。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