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家喻户晓
可是你知道眼睛也会“中风”吗?
随着入冬后气温降低
人体血管会发生适应性收缩
这不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眼中风”也进入了高发期!
35岁的小严(化名)长期以来深受肥胖困扰,但始终减不下去,是个妥妥的“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三高竟然以这种方式向他发出了“警告”。
突然看不见,原来是眼中风了!
这天,小严像平时一样,习惯性在晚上睡觉前玩一把游戏。赶上运气好就和同伴多玩了两个小时,结果就到了夜里两三点,眼睛突然模糊了起来,怎么揉也不管用。
小严以为是自己视疲劳,这才可能关了电脑回去睡觉。再加上休息一晚,小严眼睛稍微好了一些,就没放在心上。
眼看到了第二天晚上,他的眼睛又开始模糊起来,这下才慌了,赶紧来到了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眼科门诊。

“我也就是比平时多打了两个小时的游戏,怎么眼睛就看不见了”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小严,急得在诊室里团团转。医生连忙为他完善了各项检查后,再了解到了他是三高人群,判断小严为“右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也就是俗称的“眼中风”。
眼中风就是指眼球的主要供血血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堵塞,视网膜如同照相机的底片,需持续充足供血,一旦供血动脉或回流静脉突然堵塞,会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视觉功能迅速受损。这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致盲性眼病。
黄金90分钟,时间就是视力!
“一旦发病,必须争分夺秒!”眼科医师李瑾说道,“眼中风”的治疗需争分夺秒,视网膜缺血缺氧超过90分钟,就可能对视网膜的感光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所以,90分钟内是“黄金治疗时间”,4小时会发生严重损害。若超过48小时,治疗效果会显著下降,视力恢复的可能性很小
令人遗憾的是,小严虽然挽救了部分视力,但右眼已经无法回到从前。出院后,他仍要积极控制三高,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排查颈部血管、心血管等全身情况,避免悲剧再次上演!
“小严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眼中风病人,错把中风当做眼睛累了,以为睡一觉或者滴眼药水就会好。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还是能够控制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视功能的。”李瑾说道。
警惕突发“眼中风”,秋冬季节高发
寒冷天气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预防“眼中风”,其实就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近段时间浙江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一定程度上诱发“眼中风”的发生。
1. 控制基础病:严格管理“三高”,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指标。
2.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坚持每周的适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3. 定期体检:尤其是中老年和高危人群,定期检查眼底血管,可以及时发现隐患。
4. 避免诱因: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和突然的寒冷刺激。
李瑾提醒大家,眼底检查是眼科一项非常常规和重要的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各类眼底疾病,并对一些全身性疾病做出预警。尤其是本身患有高血压、高度近视、糖尿病等基础病的患者,要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日常生活中出现眼部不适,不要自行判断,要及时到眼科就诊,以免贻误治疗。
(内容来源:杭州交通918)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