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确定恋爱关系两个多月后,大连女子徐清雅(化名)在与男友发生争执并被男友辱骂殴打后,持刀刺向自己胸口,后因抢救无效离世。事发后,徐清雅的男友单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刑拘。

案发现场 图源:受害人家属微博
普兰店区法院一审判决书显示,单某生于1995年,初中学历,无业,因犯故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先后被判缓刑和有期徒刑,出狱后又因殴打他人,曾被行政拘留十五天。
该院审理查明的事实是,单某与徐清雅确定恋爱关系后,同居在单某住所。2022年4月25日18时许,单某、徐清雅与朋友多人先后在普兰店区某烤吧和某量贩歌厅聚餐饮酒。次日0时10分许,单某和徐清雅由朋友驾车送回住所附近,并在茂源超市购买了一些食品,而后一起回到住处。
进入家中后,徐清雅先到卫生间洗澡,后单某让徐清雅为其煮方便面吃,徐清雅让单某自己煮,单某遂心生不满,对徐清雅进行言语侮辱,双方因此发生争执,单某摔门离开家中。徐清雅随后追赶出去,并在住所楼前拽住单某的胳膊和衣服,双方发生撕扯。其间,单某将徐清雅拽倒在地,继而动手殴打徐清雅,致使徐清雅头面部和身体多处受伤。二人返回家中后,徐清雅在厨房水池旁持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胸部。单某见徐清雅倒地后,遂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电话告知其母亲。当日1时许,单某与其父亲一起驾车将徐清雅送至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进行抢救。后因抢救无效,徐清雅于当日死亡,单某遂报警。
另查明,单某与徐清雅相处期间多次发生过矛盾。2022年4月23日,单某曾用“你去死吧”的言语刺激过徐清雅。徐清雅也曾因易怒、情绪不稳定而就医,并服用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单某在侦查阶段如实供述了事发经过,但庭审中对徐清雅存在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状、案发当晚对徐清雅进行言语侮辱并殴打的事实予以否认。
上述判决书显示,普兰店区检察院以单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为由,于2022年12月9日向普兰店区法院提起公诉。
大连普兰店区法院一审后认为,二人发生争吵后,单某虽与徐清雅在屋外发生撕扯,并动手打了徐清雅,但单某无法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引发徐清雅持刀自杀的结果。单某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能认定为犯罪。
此外,现有证据不能证明被告人单某的行为与被害人徐清雅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单某为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尽到了必要的救助义务。
因此,普兰店区法院一审判决单某无罪,并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徐清雅父母的起诉。

一审宣判后,公诉机关提出抗诉。
一审宣判后,普兰店区检察院提起抗诉,徐清雅的父母亦提起上诉。2025年10月21日,大连中院以“原判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为由,裁定驳回抗诉、上诉。

大连中院裁定驳回抗诉及上诉
日前,徐清雅的姐姐告诉记者:“作为家属,我们对这一结果始终无法认同,准备申请再审。”其认为,“原判决对因果关系的认定严重不当:单某本身具有多次暴力犯罪前科,案发前不仅对徐清雅实施了殴打行为,更曾说出‘你去死吧’的刺激性话语。我们家属主张,在徐清雅处于醉酒、行为异常的脆弱状态下,单某非但未履行看护义务,反而通过殴打激化矛盾,其行为与徐清雅的死亡结果存在直接且紧密的关联,原判决认定二者‘无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明显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
早前报道
2022年4月26日凌晨1点36分,徐清雅被一辆面包车送到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时,胸口插着一把刀,衣服被血浸透。当天,她因抢救无效死亡,年仅23岁。送徐清雅到医院的男子,是两个月多前和她确定恋爱关系的男友单某,二人刚同居半个月。
据一审判决书,2022年4月25日晚上6点多,单某、徐清雅和几位朋友先后在当地的烧烤店和歌厅吃饭喝酒。次日凌晨,单某和徐清雅在附近超市买东西后回到家中发生争执,从屋内延续到楼外,单某对徐清雅进行言语侮辱和殴打。随后,两人返回家中,徐清雅出事。
据徐清雅的姐姐徐女士提供的现场照片,徐清雅躺在地板上,鼻子下方和嘴部有斑驳血迹。徐清雅左胸处插着一把刀,身上的白色衣服被刀柄撑起,只遮挡了半边身体。衣服下摆被血迹染红,裸露的皮肤也有大片血迹。据警方取证照片,徐清雅生前倒下的地方在厨房和客厅之间,放着一条沾满血迹的白色浴巾。
凌晨1点02分,单某拨打了120,并喊来同住一小区的父母。判决书中,单某及父母称,当晚他们担心急救车来不及,单某及单父开面包车将徐清雅送至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急救车司机证词显示,其驾车前往小区事发地点,发现一辆伤者家属的面包车快速驶离,便开车紧随其后。
1点36分,徐清雅被送达医院,不久被宣告死亡,单某报警。经大连市普兰店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徐清雅系锐器刺切胸部致左侧肺脏、心脏破裂大出血死亡;徐清雅双眼、鼻部、左耳等及下唇粘膜破损出血等符合钝性外力作用形成,徒手击打可形成;额部、左上臂、双下肢等的符合受外力作用形成……双手掌侧血迹分布呈空心状,右手指关节有划伤。而徐清雅上衣并无破口。徐女士告诉红星新闻,事发当晚,仅有单某和徐清雅两个人,无第三人证实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单某供述,当晚,徐清雅先去洗澡,因徐清雅不同意他提出煮方便面的要求,两人发生言语冲突,单某摔门而出,徐清雅围了一条浴巾追了出去。两人在离家十余米的楼前发生了撕扯,单某用手打了徐清雅几下,后将其整个人拽倒在地……随后,单某劝说徐清雅先回两人的住所,两人一前一后回到了家。
单某称,徐清雅进门后,找了一件白色衣服穿上,走到厨房水池边拿起一把水果刀,拔下刀鞘,转身说了一句“我怎么对不起你了”,紧接着突然撩起衣服,将刀插进了自己的左胸口。
男友有三次暴力前科
曾打女方后和好
当晚凌晨3点多,徐女士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妹妹徐清雅出了事,便和丈夫从高新园区坐车赶回普兰店区。4点多,她赶到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得知妹妹已经死亡,父亲正坐在病房门口的地上发懵,点开手机里徐清雅的微信头像,一边看一边哭。单某已前往普兰店区铁西派出所。
隔天第一次尸检结束后,徐女士才看到了妹妹的尸体。据徐女士拍摄的照片显示,徐清雅面部、手部、腿部都有不同程度的淤青和伤口。徐女士称,想要擦拭妹妹身上的血迹,“手却一直发抖,动都动不了。”
徐女士难以接受妹妹的死。她表示,在出事前三天,4月23日,徐女士和丈夫曾与两人一起吃过饭,那是徐女士第一次见到单某,对他的印象并不好。在吃烤鸭时,徐清雅主动提出要给单某卷春饼。徐女士从没见过妹妹这个样子。在她印象里,妹妹性格像女汉子,“如果她被人打,不还手、不反抗是不可能的。”回到家后,她心里不安,想给妹妹打电话聊聊单某的事情,但通话时,徐清雅和单某还在商场,徐女士就没开口。之后两天,两人没再联系,直到徐清雅出事。
徐女士称,单某一家开了一家殡葬店。据一审判决书,单某无业,曾有三次暴力前科。2014年,单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一年,缓刑两年;在缓刑期间,因犯聚众斗殴罪被撤销缓刑,判四年零两个月;2021年又因殴打他人被行拘十五日,罚款五百元。判决书显示,单某的前女友称单某酒后曾动手打过她。
徐清雅也曾被单某打过。据判决书证人证词,当年4月20日晚,徐清雅在单某父母经营的殡葬店找到了喝酒的单某,单某耍酒疯打了徐清雅;而单父也在证词中提到,4月20日,徐清雅打电话称被单某打了,单父赶到现场调解,两人又和好了。而又过了4天,徐清雅在家不小心碰了单某一下,也被单某打骂。
此外,公安机关提取单某与徐清雅的聊天记录显示,4月23日晚9点多,二人发生矛盾,单某对徐清雅说“你去死吧”。
对于徐清雅是否患抑郁症,大连市普兰店区南山医院医生曾接诊过徐清雅,认为徐清雅当时焦虑、抑郁,有睡眠障碍,症状是否严重无法确定,也无法判定徐清雅是否会发生自杀、自残行为。此外,徐清雅的前男友、前同事、好友、上司都证实,徐清雅曾告知他们自己患有抑郁症,但平常并未见过其抑郁表现。而徐女士在证词中也表示,徐清雅只是有轻度的焦虑症,并没有抑郁症。
一审判决:
证据不足,男友无罪
事发第二天,当地公安机关立案。单某隔天被刑事拘留,后变更为监视居住。徐女士告诉红星新闻,由于致命工具水果刀被血迹污染,无法检测指纹,并不能确认是否为他杀,后该案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立案。
侦查过程中,为确定自杀还是他杀,该案共进行三次尸检。徐女士告诉红星新闻,2022年5月9日,第二次尸检结束,警方告知尸体上的左侧刺创可自己形成,同时不排除他杀的可能性。
大连市普兰店区公安司法鉴定中心认为,徐清雅创口呈梭形,创角上钝下锐,创道呈左前上向右后下走向,创道内组织器官破口宽度与水果刀刀宽相近,体表创口及创道均较规整无变形……根据死者损伤特征、衣着状态、现场及案情等综合分析,认为徐清雅左胸部刺创本人可以形成。
徐女士表示,鉴定结果未提及排除他杀的证据。另外,在补充侦查的材料里,她看到调查结果变为“徐清雅系自杀”。2022年12月,普兰店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单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提起公诉。
2023年9月,普兰店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证据不足,被告人单某无罪。徐女士及家人无法认可这个结果。2023年12月,徐女士申请成为案件代理人,在律师的陪同下阅读了卷宗。徐女士表示,“徐清雅系自杀”的调查结果还存在疑点,目前的客观证据很难排除他杀的可能,例如涉案水果刀被血迹污染并不能检测具体指纹、尸检报告并没有排除他杀的鉴定。而单某所供述的当晚情况也存在疑点,徐清雅将刀刺入胸腔时为什么要提前撩衣服?当天夜里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徐清雅为什么只裹着浴巾就出门?
2024年3月27日,该案二审开庭。
(越牛新闻综合澎湃新闻、红星新闻)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