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牛调查|绍兴街头共享单车成小“黄”车,如何破局?

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夏若尧

2025-11-11 11:29  

©原创 阅读 1.1 万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同城上门”“看片**”……近日,非法小广告在绍兴街头又出现泛滥势头。这些被称为“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如今改头换面,以更难清理的盖印形式出现在共享单车上,成为影响市容、暗藏诈骗的新隐患。

这些低俗信息为何屡禁不止?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黑色产业链?面对这一城市顽疾,治理又该如何破局?越牛新闻记者展开调查。

现场观察:

共享单车沦为“广告牌”

市民对此“深恶痛绝”

近日,记者在绍兴多地随机走访发现,在居民区、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等共享单车聚集点,车座上印有不良广告的现象颇为常见。

车座上印有不良广告的现象颇为常见

在越城区梅龙湖公园旁的一处公共自行车站点,蓝绿相间的自行车错落分布。很快,一辆车凳上的白色印字吸引起记者的注意。

这些广告大都写着“看片**”的字眼,底下留着一串网址,在深色车座上尤为醒目。部分印记明显,像是刚被涂抹上,而有些已经看不太清,有被清洗过的痕迹。

共享单车被印上白色印字广告

而鲁迅故里地铁站出口及金帝银泰城周边,这类现象更为普遍。沿解放南路河畔步道行走,几乎每处共享单车停放点都有不少“中招”车辆,一排排白色印字上的色情广告格外刺目。

解放南路一带不少共享单车“中招”

记者注意到,此类小广告一改“牛皮藓”的张贴风格,不再是局限简单的粘贴纸,而是变成了难以清除的盖戳和喷涂。除了房屋出租、教育培训等商业推广,越来越多的涉及“黑灰”地带,例如色情服务、赌博网站、代开发票、公积金提取等。

而共享自行车、电瓶车天然具备的流通性,则成为他们目的明确的“移动广告牌”。

记者实测:

扫码即入“桃色陷阱”

背后暗藏诈骗风险

为探究广告背后的真相,越牛新闻记者随机选取一处车座上的网址。

在浏览器中输入后,屏幕立即跳转至色情露骨内容页面。回答完网站设置的引导性问题后,页面又进一步跳转至某APP的下载链接。



张贴的小广告链接出现色情露骨内容

该APP名称为一串无意义乱码,图标为女性剪影,设计风格暧昧隐晦。值得注意的是,该软件无法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仅能通过广告链接获取。

色情网站链接指向某APP

“这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可能还会毒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走访中,谈起车上被贴的小广告,不少过路市民反感不已。还有市民反映,除了共享单车,不少私家车后视镜上也发现了类似广告,希望有关部门及时介入。

居民区里出现的张贴小广告现象

监管无奈:

清理不及,张贴快

取证查处“老大难”

面对如野草般“清不完”的小广告,各运营企业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倍感无奈。“我们每天都在清理,但往往清完一批,又来一批。”绍兴市公用集团自行车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坦言,尽管公司对“小广告”实施“发现即清理”机制,但近期该类问题明显回潮,其速度远超清理效率。

白色印字上的色情广告格外刺目

他透露,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其规模之大与波及之广。仅11月7日一天,在越城区银泰、鲁迅故里、沈园等42个站点,受损的共享单车就超过450辆。除了公共自行车,美团、青桔等品牌的电单车也未能幸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各种品牌的单车、电车都未能幸免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类小广告带来的清理难、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一系列挑战,显然已经成为城市治理的顽疾。

“往年也有零星案例,但如此大规模的盖印广告是第一次出现。”绍兴市城管执法部门介绍,去年越城区虽已整治非法小广告问题点位1600余个,也向公安部门移送多批违法犯罪线索,但顽疾难除。目前警方已介入,正根据周边监控视频排查嫌疑人。

底层逻辑:

看似“赚快钱”的兼职

实则是诈骗份子“帮凶”

共享单车上的部分小广告,已成为违法犯罪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也是绍兴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的对象。

今年8月,绍兴越城警方打掉一个在浙江多地流窜作案的涉黄涉诈小广告张贴团伙;9月,诸暨警方也抓获两名在车辆后视镜上张贴同类广告的嫌疑人。

涉黄涉诈小广告张贴团伙,经常选择夜间出没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类团伙组织严密,由“上家”远程操控。具体执行张贴任务的人员中,既有为“赚快钱”的兼职者,也有团伙成员或同乡。

团伙组织严密,通常由“上家”远程操控

他们多是利用便携式热敏打印机、热敏纸数卷打印出广告模板,按散发量计件牟利。又或者手拿盖戳,将广告内容和网址以白字油漆形式印于车凳上,布下“桃色陷阱”。为了多赚钱,他们多是跨区作案,每贴一张能挣6毛左右,一个晚上能贴1000条,就是600块,贴完立马就换一座城市

犯罪分子用到的便携式热敏打印机

“这些广告看似提供‘色情服务’,实则为诈骗引流。”警方强调,其背后的真实目的,是诱骗受害人下载非法APP,进而实施诈骗、盗取个人信息。一旦用户扫码或点击链接,手机中的通讯录、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隐私数据便面临泄露风险。

治理之道:

综合根治城市顽疾

还需部门多管齐下

面对这一城市顽疾,浙江秦国光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立君分析,这不仅违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视情节严重情况,还会被处以罚款、拘留等。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

他表示,作为共享单车管理单位,其负有日常管理、巡查的义务,应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尽量清除并避免此类现象。发现问题后,应分情况及时做好善后工作,如清理、劝诫、报警等。

金律师还建议,共享单车小广告点多面广,还需多部门联合行动,才能根治这个城市顽疾。在公共自行车上张贴小广告,属于乱涂乱画行为,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可以介入调查。如果这些小广告大多涉黄,公安机关收到报警后,可根据广告具体内容的性质、散发的范围、造成的影响等进行针对性打击。

“远离‘桃色陷阱’,警惕非法兼职,如发现类似色情‘小广告’,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绍兴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安、城管、单车企业等部门,将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全力净化城市环境,守护群众财产安全。

编辑: 陈昕妤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