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因为跳绳导致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今年才15岁。”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足踝外科任甜甜副主任医师指着晓晓(化名)的片子叹息。过去一个月,为了能快速减重,晓晓每天跳绳3000个甚至更多,结果导致足底筋膜炎,疼痛严重。
作为足踝外科专家,任甜甜表示,不建议肥胖人士将跳绳作为减重的主要运动方式,容易导致损伤。
初二女生跳出足底筋膜炎
晓晓是一名初二学生,体型偏胖。她希望能快速减重,让身材更纤瘦。作为学生,平时也没时间到健身房专门锻炼,她刷到小红书上有博主跳绳减肥的记录心动不已。
于是,她下定决心执行跳绳打卡,兴致勃勃地坚持每天跳绳3000个。
跳了一个月左右,晓晓的体重没有明显下降,但她却发现跳起来越来越“力不从心”,跳绳时脚后跟经常会疼痛。一开始,休息一晚就好了,慢慢地,睡一觉起来也改善不大,每天起床后,脚一沾地即疼痛难忍。这次来就医时,她已经一瘸一拐了,脚疼严重影响到生活。
任甜甜接诊后得知,晓晓足部疼痛的位置主要位于足跟下方偏内侧。经X线检查发现,其足部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骨质异常变现。结合她的症状、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她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导火索正是每日大量跳绳。
任甜甜叮嘱晓晓立即停止这样的疯狂跳绳打卡,充分休息,并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据介绍,足底筋膜炎也称跖腱膜炎。由于长时间走路、跑步、跳绳等,使足底筋膜或肌肉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这样会对足底筋膜造成反复牵拉损伤,在足底筋膜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
足底筋膜炎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口服镇痛消炎药物、理疗(冲击波和电疗高频)、冰敷、按摩等来缓解和消除炎症。

跳绳受伤患者增加明显
“近年来,门诊中因为跳绳受伤的患者越来越多。”任甜甜说,损伤类型主要有足底筋膜炎、踝关节扭伤、跟腱损伤、膝关节损伤等。患者以冲刺跳绳考试的学生和把高强度跳绳作为减重方式的胖友居多。
任甜甜分析,跳绳导致受伤,很少是因为动作不正确所致,基本都是因为强度过大。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每天跳绳5000个来瘦身的经验之谈比比皆是。
“我关注到,一些博主会图文记录自己每天跳绳几千个,身材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任甜甜说,其实,这样的经验很难复制到普通人群中。在骨科诊室里,跳绳受伤的患者人数众多。从骨科医生的角度看,这样每天跳绳几千个的高强度运动,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
不建议肥胖人士通过跳绳减肥
跳绳对场地、技术要求都不高,颇受欢迎。怎么科学跳绳能做到锻炼和健康两全呢?
任甜甜表示,首先不建议肥胖人士将跳绳作为主要的运动方式。因为体重大的话,在跑跳时,膝关节、踝关节等都承受更大压力,更容易受伤。
其次,跳绳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动作。跳绳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拉伸。
另外,跳绳强度不要过大。以跳绳时间为例,每天累计跳10分钟就够了;以个数为例,如果当天计划跳绳1000个,可以分3-5组完成,每组间休息3-5分钟。
更推荐骑动感单车燃脂
作为骨科医生,任甜甜推荐哪项运动呢?
他说:“平时一说到运动,人们很容易想到跑、跳。我一般会建议患者和身边的朋友合理运动,但是可以少跑跳,尤其是基础体重比较大的情况下。”
长期以来,任甜甜最喜欢并推荐的运动方式是骑动感单车。
他说,一来运动损伤风险小,尤其对膝关节、踝关节等都相当友好;二来运动效率高,一般每周运动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
记者好奇地问,能否用上下班骑自行车的方式来代替骑动感单车。
他表示,不能代替。上下班骑自行车,可以起到一定的活动、锻炼作用。但是由于途中有红绿灯等环境因素,心率难以维持在合适区间,燃脂效果不佳,锻炼效率不高。如果有减脂等需求,更建议设定好合适阻力,在原地骑动感单车。
另外,他也推荐练习划船机、椭圆机等锻炼方式,运动损伤风险较小。
(内容来源:宁波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