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DNA之父”!诺奖得主詹姆斯·沃森去世

2025-11-08 14:31  

©原创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据第一财经消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证实,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共同发现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沃森于当地时间2025年11月6日逝世,享年97岁。沃森曾多次访问中国。

詹姆斯•沃森,1928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1947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得动物学学士学位。

1953年4月25日,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核酸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种可能结构》的短文,首次揭示出人体DNA的双螺旋结构。

这一壮举被196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彼得•梅达沃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

DNA的双螺旋结构学说,成为点燃医学、打击犯罪、家谱学和伦理学领域一场革命的导火索。

因为这项发现,沃森、克里克、莫里斯•威尔金斯于1962年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两位科学家已于2004年去世。

沃森曾多次到访中国,深圳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他曾表示将按照冷泉港实验室的模式建设该中心,设立研究癌症、基因等领域的多个实验室,争取在短期内建成一个聚集上千名科学家的世界级生命科学中心。他说,希望把全世界顶尖科学家与中国效率结合起来,实现终结癌症的目标。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沃森说,中国人科研能力很突出,美国各大研究机构中的生命科学家大约有15%是中国人。他希望中国科学家成为中坚力量,而中国强大的化学制药基础可为生产普通人支付得起的癌症药物带来便利。

2019年,90岁的沃森在一则纪录片中表示,黑人和白人在智商测试中存在平均差别,他认为这种差别来自遗传。其所在的冷泉港实验室剥夺其荣誉教授等头衔。

(内容来源:极目新闻、第一财经、新华社、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编辑: 谢媛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