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生代第一位!绍兴姑娘陈丽君,最新发声

2025-11-07 16:02  

©原创 阅读 1.1 万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陈丽君又得奖了。

这一次,是全国专业舞台领域艺术政府最高奖——第十八届文华表演奖。这个出生于1992年的绍兴嵊州女孩,也成为了浙江“90”新生代第一位文华单项奖获得者。

在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中,她饰演了一个在社会与家庭磨砺下成长的青年贾宝玉。如今,她以这个角色摘得文华表演奖,就像她曾经说过的那句:“在这部戏里,我就是贾宝玉。”

“人生无限好,青春正妖娆”,正如《我的大观园》中的这句唱词,陈丽君火出了圈。作为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的青年演员,她在越剧《我的大观园》《何文秀》《梁祝》《步步惊心》《五女拜寿》《陈三两》及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等剧中饰演主要角色,也让很多年轻观众因此爱上戏曲。陈丽君的身上,蕴藏着怎样独特的魅力?

奖杯也是你们的

记者:首先恭喜君君获得文华表演奖。看到你获奖后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感言,感谢了很多人,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心情吗?

陈丽君:当晚颁奖典礼结束以后,我在微博上写了一段话:是我的,也是你们的。是鼓励,也是鞭策。是总结,也是新的开始。感谢为大观园辛苦付出的所有人。这个奖杯分量这么重,是因为也写着你们的名字……

作为青年演员,我特别珍视《我的大观园》这部作品,也特别重视文华奖这个舞台。从创排到巡演再到最后在文华场的演出,我们所有的主创老师、所有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都在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打磨每一个细节,他们全力托举着这部作品,同时也是在托举我。所以我想,我手捧的虽然是演员单项奖,但它一定是属于所有人的。我特别感谢他们,也特别感谢文华奖这样一个高规格的平台,把这部作品带给更多观众。

记者:这部作品中,是不是也加入了你自己的创作?

陈丽君: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主创团队,他们给了我很大空间。对于第一次创排原创大戏的我来说,非常重要。

“宝玉哭灵”这段词一开始是一段非常工整雅致的“三一七字句”,一共有30句。但是我在表演中发现,故事到此,宝玉经历大喜大悲,急需一场宣泄。我希望这时候能够哭到观众的心坎上。编剧罗怀臻老师非常包容我也理解我,忍痛把这段他非常满意的文字,一点点改成了现在的版本。

唱腔设计刘建宽老师拿到这段词,说想听听我的设想。我说我想让宝玉从崩溃到不愿接受,再到失控,再到绝望:林妹妹怎么就变成宝姐姐了呢?红烛怎么就变成白蜡了呢?所以在这段唱腔的处理中,有几段情绪上的递进。

这一段,徐俊导演还给我增加了一个敲台口侧幕墙的“捶墙”设计。这一出“宝玉哭灵”,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下慢慢丰满起来。

越剧《我的大观园》现场表演片段。图 / 主办方

舞台是不会说谎的

记者:从对这段戏的精心打磨,能看出你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陈丽君:回想10多年前,我刚刚到杭州学艺,每天天不亮就走进练功房,再沐浴着月光回到宿舍。汗水滴落在毯子上,从头到脚都泛着酸痛。苦吗?确实很苦。它可能只是一个戏曲生的日常,但也是很多人眼中的“不理解”。那时候总是会有人问我:学戏曲有什么出路?现在还有人看戏吗?唱戏的人,养得活自己吗?

在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想要在戏曲这条路上走下去,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记者:刚进团的年轻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演不上什么主要角色,会不甘心吗?

陈丽君:小百花有一句话:“要把龙套当成主角去演。”其实刚进团的时候,龙套的角色都是需要努力争取来的,我会对每一个龙套全情投入,每一次上台都争取做到最好。

我深深记得一位老师跟我说过,你练过的功是永远不会辜负你的,舞台是不会说谎的。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陈丽君“出圈”了?

陈丽君:我觉得有我的努力,有越剧的塑造,有老师们的付出,也有观众的肯定。

那时候,我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穿汉服的博主,刷到古风音乐、国潮手办等内容,我发现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年轻人关注。于是我也开始记录练功、演出的日常,学着通过配乐、文案和剪辑,吸引大家来关注越剧。很幸运,通过几条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点赞的小视频,我慢慢地有了第一批关注者。他们让我很受鼓励。

流量从来不是出发点

记者:从《新龙门客栈》到《我的大观园》,票一出来都是马上秒空,堪比热门演唱会。

陈丽君:越剧其实并不缺少观众,它一直挺红火的。只不过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它的红火曲线就变得像人的命运一样,起起伏伏的。

记者:这种一票难求背后,是因为剧目创新,还是演员“出圈”?

陈丽君: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陈丽君的流量,带来了大观园的近十万人次观众和7000多万票房。但我想说,真的不是这样的。一部作品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吸引那么多观众走进剧场,能够演出58场依然一票难求,这绝对不是单靠我本人的影响力能够做到的。《我的大观园》之所以打动了很多年轻观众,是因为它的视觉审美是富有当代性的,它的东方韵味和空灵写意的舞台,是年轻人能够欣赏的审美。大观园讲述的故事,是成长的阵痛,是对自我的坚持,这也是让观众感同身受的地方。

记者:你会害怕有一天失去流量吗?

陈丽君:如果我的目标是流量,我可能根本不会选择戏曲这条路。流量从来不是我的出发点。它来得很突然,有一天它失去了,可能也很自然。我觉得这些都是强求不来的,因而也无需害怕。其实我自己不太使用“流量”这个词,我把我的戏迷们视为知己。他们喜欢我的作品,我就努力去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回馈大家。如果有一天失去了所谓的流量,那首先一定是我的创作出现了问题,我应该去反思而不是害怕。

照亮无限可能的未来

记者:针对同一部剧,你在每场演出的表演会不会有所不同?

陈丽君:每一次在演戏的时候,我都是保持一样的态度,不会因为现场观众的多少发生变化,也不会有所保留。比如排《我的大观园》时,为贾宝玉这个角色,我拼尽全力,但凡有一分力没出到,我都会觉得遗憾。

一场一场积累下来,个人对于角色的理解,或者对于这部剧里各个人物关系的处理,我觉得都会有不同尺度的变化。这种变化我觉得是正常的,也是非常好的。有可能在一场戏里面,突然就迸发了很多新鲜的东西。

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事,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对于人物的理解也会更加多元化。所以我希望我饰演的那个人物,在舞台上一直是灵动的,鲜活的。

记者:那我们应该如何在守正和创新之间去找到一个平衡点?

陈丽君:传统戏曲,也包括我们越剧,从它诞生那天到现在已经经历了无数变化,它不停在吸收别的内容。

我觉得一个事物要发展,肯定是要成长和改变的,但是我们的核心是不会变的。我们是越剧,我们是戏曲,我们可以学习别的好的样式、好的艺术里精彩的部分,化为我们这个剧种所用,我觉得这就可以了。因为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在前进。

记者:能不能用你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或者曾经演过的一个剧目当中的一句台词,为成长路上的青年送上一些祝福?

陈丽君:那就用《我的大观园》里面收尾的一句词吧:皑皑积雪下,草木待发芽。等到雪融化,青春又芳华。

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场大雪,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但是请你再坚持一下,只要你的心足够热忱,一定可以等到春暖花开的一天。

(内容来源:浙江新闻)

编辑: 邹俊瑜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