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皇后》编剧、
绍兴嵊州籍著名剧作家 张波
因病于11月4日下午逝世
享年88周岁
沉痛悼念

11月4日16:40 ,绍兴嵊州籍剧作家张波先生在杭州溘然长逝。噩耗传来,梨园内外一片悲戚,文艺界同仁共寄哀思。
生平介绍
张波,男,著名编剧,浙江嵊县人,1937年11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0年任嵊县文化局创作员,开始专业创作。创作了大型历史剧《雍姬怨》《汉文皇后》《霍光废帝》等。1983年调入浙江越剧二团任编剧,创作了大型历史剧《魂断汉宫》《大汉女使》《汉武之恋》《长河送嫁》与现代戏《情系断桥》《古洋胡波》等,皆由本团与省内外越剧团上演。其中《汉武之恋》获浙江省戏剧节创作一等奖。1991年开始从事电视剧创作。为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电视剧编剧及制片人。

2023年10月10日越剧《汉文皇后》复排演出,谢幕盛况空前,离不开编剧张波老师的默默付出。
回溯张波先生的艺术生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在崇仁中学执教时,便凭借一部《李清照》初露锋芒,得到越剧老一辈艺术家袁雪芬的赏识,得以参加在莫干山举办的全省戏剧剧本创作会,自此正式踏上文坛。
1980 年,张波调至当时的嵊县文化局工作,宿舍被安排在 “越剧之家”,在这里,他全身心投入越剧剧本创作,经典之作《汉文皇后》便诞生于此并由嵊县越剧团首演。


剧本脱稿后,他寄给了时任上海越剧院院长的袁雪芬,袁雪芬看完后,特意将张波叫到上海进行多次修改。在排演《汉文皇后》期间,袁雪芬还把张波借调到上海越剧院参与排戏。

张波先生曾说:“我对笔下的越剧,力求唱词美、音乐美、演员也要美。我像写诗歌那样写戏文、写《汉文皇后》,我把好越剧称为‘诗剧’,我要亲自为她戴上这顶新凤冠。”
他以中华美学为越剧赋能,用真功夫、真本事和真情实感的诗意表达,赋予作品艺术创新的活力,这也成为他创作的源头活水。

四十年来,《汉文皇后》被三十多个剧种移植传唱,更摘得布拉格舞台美术展荣誉奖,金采风先生领衔首演后还专程拜谢其母,这些都成为对他艺术坚守的最佳注解。

1992年张波先生退休后,并未停下创作的脚步,而是创办了杭州华文影视公司。他为家乡嵊州量身定制拍摄的4集电视剧《民情日记》,于2002年在央视播放,引发广泛关注。在影视创作领域,张波同样成绩斐然,他创作并拍摄的电视剧逾200集,屡获全国大奖,在 “影视浙军” 中以擅长创作历史题材著称,代表作有电视剧《秋瑾》《马寅初》《毛泽东和杨开慧》。其中,《秋瑾》荣获十六届飞天奖一等奖、全国 “五个一工程” 奖、鲁迅文艺奖等重要奖项;8集电视连续剧《马寅初》则斩获十八届飞天奖一等奖、全国 “五个一工程” 奖、全国优秀编剧奖。
如今,张波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作品与精神却从未离去。《汉文皇后》的悠扬唱段仍在乡村越剧舞台上流转,正如他为越剧亲手戴上的 “诗剧” 凤冠永不褪色,他在苦难中坚守、在创作中永葆赤诚的精神,也将永远照亮文艺后辈的前行之路。
(内容来源:嵊州新闻)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