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漫长的告别③在生命的终点“抚平”伤痛

越牛新闻记者 施妍静 章期豪 金哲楠 张衎男 邵正华 谢媛

2025-11-06 17:15  

©原创 阅读 1.2 万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点击播放视频)

“俞医生,八床现在血氧饱和度只有90%,气也有点急,你快来看看……”

8月7日这天正值立秋节气。此时,暑热尚未完全退去,可梧桐树却已落下了第一片叶子。季节的转换悄然发生,它无声无息,却又不可阻挡,亦如生命的更迭。

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房里,傅奶奶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血氧饱和度90%,这对于一个危重病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傅奶奶的呼吸急促而浅薄,每一次吸气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仿佛在与死神进行一场艰难的拉锯战。

当生命只剩下最后48小时,甚至24小时,我们还能为亲友做点什么呢?这是一个既残酷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告别”,这个曾经觉得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如今却真实地摆在了傅奶奶儿子的面前。

几个月前,87岁高龄的傅奶奶遭遇了脑梗伴随脑出血,家属第一时间将傅奶奶送到了医院救治,尽管医生竭尽全力,傅奶奶的病情依然令人揪心。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家属决定为傅奶奶寻找另一条温暖的路——安宁疗护。

“刚来的时候心电监护、一级护理都上了,病危通知书也开出来了。”护士长张瑶英回忆起傅奶奶初到安宁疗护病区时的情景,神色中带着一丝凝重,她介绍道,当时傅奶奶的身体很虚弱,各项生命体征都不稳定,不过在病区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傅奶奶的病情一度出现好转的迹象。

“我们也曾建议家属是否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救治,但他们还是选择留在这里,家属希望傅奶奶没有痛苦地离世。”张瑶英表示,家属清楚傅奶奶年事已高,身体经不起更多折腾,与其让她在病痛折磨和频繁转院中度过最后时光,不如让她在这里安安静静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2025年秋天刚刚拉开序幕,傅奶奶的病情再次出现恶化,张瑶英为傅奶奶完成了安宁疗护的善终准备,与患者家属进行双相沟通,从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开展照料和关怀,帮助傅奶奶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世。

善终的标准之一便是“生死两相安”的告别,它能让病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生命最后阶段,也会将家属的创伤降到最低。

“我母亲身体本来早就不行了,是我们要求住在这里,平时有护士测量体温、血压、心率,也有护工帮她翻身、拍背,这样她才又多陪了我3个月。”在傅奶奶的儿子看来,这几个月是他有幸“额外”获得的与母亲相伴的机会。

时光在病房里无声流淌,8月8日凌晨,傅奶奶带着平静与安详,与世界从容告别。

这样的生死离别场景,安宁疗护病区的医护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面对一次。“每个人都会惧怕死亡,这源于对死亡未知的恐惧。”张瑶英说,作为安宁疗护工作者,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患者缓解对死亡的焦虑,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从而更加珍惜当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终结。

国庆节刚过,张瑶英又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次,她作为绍兴唯一的参赛者,参加“2025年长三角地区安宁疗护服务优秀案例评选大赛(决赛)”。这不仅是一场专业能力的较量,更是一次传递爱与关怀理念的宝贵契机。

比赛现场,张瑶英听到了来自不同层级医院的故事:在上海,一位肿瘤晚期的患者和未婚夫在病房里完成了婚礼,新婚夫妻相拥而泣;在安徽,一位癌症晚期患者为女儿即将举办的婚礼,录制了珍贵的视频;在江苏,一对老夫妻在病房里重新拍摄了婚纱照,留下了珍贵的纪念……不同的生命面对死亡时爆发出的爱与勇气,构成了安宁疗护病房里最特别的日常。

张瑶英在比赛中讲述了王先生的故事。76岁的王先生被确诊为胃恶性肿瘤晚期,在上级医院接受了胃全切除术及化疗。他一生孓然一人,性格沉默寡言,总是将自己封闭在内心世界里。

张瑶英用她的耐心与关爱逐渐打开了王先生的心门。在与王先生的交流中,张瑶英了解到王先生曾是一名小学老师,因为某些原因被迫离开了他热爱的讲台。即便如此,王先生仍会不由自主地聊起在学校里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在他的心中闪烁。

了解到王先生内心深处的遗憾后,张瑶英联合医务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策划了一场特别的活动——重返课堂。他们给王先生送上了鲜花,带上红领巾。当听到“上课、起立”的那一刻,王先生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他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两个月,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尊重和重视,你们待我像家人一样温暖。”

这个故事也感动了现场的评委,从560篇案例中脱颖而出,最终以第21名的成绩获得三等奖。这不仅是对张瑶英和她团队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绍兴地区安宁疗护理念的认可和推广。

演讲尾声,张瑶英提到:“你很重要,因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后一刻,你仍是那么重要……”这是现代临终关怀倡导者西西里·桑德斯的箴言。当新生命被温柔地托起,那些即将逝去的灵魂,同样值得被轻捧着、小心放下。

“这次参赛,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比赛结束后,张瑶英感慨万千,“我要把其他地市优秀的经验学过来,让在我们的患者真正能够安宁、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的一程。”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临终关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数据显示,绍兴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140.63万,老龄化程度达到31.76%,安宁疗护提质扩围已成当务之急。

除了为患者“抚平”疼痛感,安宁疗护工作者更注重对患者心灵的疗愈。所以,在秋天这个总带着几分萧瑟的季节,张瑶英和她的团队总想着能为患者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

10月1日,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举行了一场“东医小桌音乐会”。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月亮代表我的心》,患者们跟着旋律轻轻摇晃,护士们也悄悄跟着哼调儿。“有没有人也想来试试?”随着气氛逐渐升温,医护人员试着鼓励老人们通过音乐表达自我。

一直坐在角落安静听着的王奶奶轻轻地拉了拉身边医护的袖子,“我想唱一首《东方红》。”在欢呼声中,辛劳了一生的老人握着话筒,第一次站到了舞台中央。她的声音不算洪亮,却透着认真,不少患者也跟着小声和。

一曲终了,掌声热烈地响起,王奶奶害羞地低下头,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没有华丽布置、没有专业音响,这场没什么复杂花样的小音乐会,让原本只有病痛与等待的空间,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温度。

秋意渐浓,10月27日,东浦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区经过精心装修,以一种更加温馨而舒适的新面貌迎接患者们的回归。

“经过这次装修,病区的环境和设施都有了大幅提升。”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金挺介绍道,医院安宁疗护病区于2017年建成,至今已有8年历程,这几年,他切实感受到病区软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在病区的改造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打造‘去医化’环境,即营造家庭式的氛围,让老年患者能真切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同时,病区的床位也从原来的36张增加到了45张,并配备了24小时热水供应系统,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装修一新的东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病区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正如这句医学界名言所说,当疾病无法被治愈,医学终极目标就转向如何帮助患者缓解痛苦、帮助家属走出哀伤。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安宁疗护医务人员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医学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个生命在最后的旅程中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严。

秋叶终会飘零,但那份对生命的守护与关爱永远不会消散。当寒意降临,我们依然要握紧彼此的手,用温暖驱散寒意,用陪伴给予力量,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爱的怀抱中,平静而安详地走到尽头。

(应受访者要求文章均采用化名)

越牛新闻×绿芽工作室

出品

编辑: 周琦炜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