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还未起,不少人的皮肤却已经开始报警。
近日,记者从宁波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了解到,近期因皮肤干燥、瘙痒前来就诊的中老年患者明显增多。
该科杨医生指出,这类被称为冬季瘙痒症或乏脂性皮炎的疾病已提前到来,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而许多不当的止痒方式如热水烫洗、用力搔抓等,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浙江人
今天起,洗澡方式调整一下
长时间洗热水澡
小心你的血管“崩溃”
● 洗澡水温度过高时,会使我们的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就会淤积、分布在我们的周围血管中。
● 长时间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洗热水澡,会使身体大量出汗,血液中的血容量就会减少。
正确做法
● 洗澡时水温一般控制在38℃至40℃比较适宜。
● 一般淋浴5至10分钟就足够了,即便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过20分钟。
秋天还有这3种澡能不洗就别洗
频率太高的澡:
有些人习惯了每天洗澡,但秋季气温开始降低,温差也比较大,皮肤为了适应环境,容易出现粗糙、起皮屑等现象。
正确做法
在北方地区,秋冬季每周洗澡1~2次即可;南方地区或者是喜欢运动的人,可以隔一天洗一次澡或者每天洗一次澡。
力度很大的澡:
很多人喜欢在洗澡时搓澡,但如果搓澡力度太大,可能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正确做法
少搓澡,健康皮肤2至4周搓一次澡就可以了。力度要轻,以皮肤不发红、不疼痛为准。
清洁产品太刺激的澡:
秋季皮肤本就相对干燥脆弱,如果再使用清洁能力较强的清洁产品,可能就会损害皮肤保护层,使皮肤耐受降低,造成皮肤干、痒,甚至诱发湿疹。
正确做法
● 洗澡时,选择弱酸性清洁产品。
● 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身体乳,帮助锁住皮肤水分。
晚上9点后不宜洗澡?
传言:晚上9点阴盛,阳气下潜,尽量不做损伤阳气的行为,比如洗澡。
晚上洗澡注意事项:
1.洗澡时、洗澡后,要做好保暖。
2.及时、充分擦干身体,包括脚。
3.及时吹干头发,头发还湿着时不要直接入睡。
4.晚上洗澡尽量不要选择临睡前。
实际上,只要注意这些细节,洗澡时间与阴阳平衡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洗澡后的保暖与护理步骤。
这3个时刻最好别洗澡
吃饱之后:
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也有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而且饭后马上洗澡有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现虚脱、晕倒等症状,最好是吃完饭一小时以后再洗澡。
大量饮酒后:
醉酒会影响人的平衡感,可能会出现磕碰、跌倒等意外。
剧烈运动后:
此时人体血液循环处于活跃状态,立刻洗澡会加重心脏、血管负担。
洗澡后的黄金5分钟,保湿是关键
预防和缓解瘙痒,关键在于减少破坏加强保护。
锁住水分:洗澡后的 “黄金5分钟” 至关重要。务必趁皮肤毛孔还处于微微张开,水分未完全蒸发时,及时足量地全身涂抹润肤乳。这不仅能有效补充油脂,更是像给皮肤盖上一层被子,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环境湿润:在室内开启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能显著缓解皮肤干燥。
柔软衣着:贴身衣物、床单被罩首选宽松、柔软的纯棉材质,减少摩擦刺激。
(内容来源:CCTV生活圈、宁波晚报、FM93交通之声)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