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骨的暗示
心动的价格
它们悄然出现
你以为是一场“不期而遇”的邀请
但等待你的
其实是套路、是陷阱!
近日,在绍兴诸暨,次坞派出所民警何佳熊、罗晨凯在工作中发现:路边停车位上的车辆,被人塞了许多“小卡片”。这些卡片表面印有露骨文字和不良内容,实则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型“引流”手段--扫码后往往跳转至“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诈骗页面,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经过视频排查和走访调查,警方很快锁定两名涉嫌张贴卡片的违法行为人柳某和陈某,并成功将二人抓获,现场查获一批未张贴的涉黄小卡片。
经调查,柳某、陈某二人均系通过网络平台接收所谓“兼职任务”,以获取报酬为目的,四处流窜张贴“黄色小卡片”。二人对其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柳某、陈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无独有偶,同样在绍兴诸暨,店口派出所近日连续接到辖区居民的报警,反映车后视镜上被人偷偷贴上了涉黄小广告。
接警后,民警章子煜与队员立即前往现场勘查。“早上开车发现后视镜上贴着这种东西,撕的时候胶还粘在上面,特别难清理!”一位车主无奈地说。考虑到小广告张贴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民警优先调取了案发路段及周边区域的视频,逐帧排查可疑人员和车辆。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便发现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视频显示,男子趁着夜色穿梭于沿途的私家车间,熟练地将小广告贴在后视镜上,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仅用几秒就完成一张,贴完便离开现场。
根据丰富的办案经验,民警很快锁定了两名嫌疑人,分别是来自河南的刘某甲和刘某乙。同时,民警还发现两人作案结束后,一同驾车往嵊州方向逃窜。察觉到嫌疑人有跨区域作案和逃窜的特点,民警随即与嵊州警方取得联系,并在当地警方的协同下,成功将两名嫌疑人抓获。
两人到案后,面对民警的询问,对其张贴涉黄小广告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据他们交代,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加上手头拮据,网上浏览兼职信息时,接触到了张贴涉黄小广告的“活儿”:只要按照要求将小广告贴在指定区域的私家车上,待平台审核通过后,每张贴一张就能获得几毛钱的利润。
于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两人从今年七月份开始,趁着夜间人流稀少,在绍兴各地的居民区、停车场周边四处张贴,直至9月6日晚,两人驾车来到诸暨店口继续作案后被民警察觉。目前,刘某甲和刘某乙已被诸暨公安依法采取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类涉黄小广告看似只是‘碍眼’,实则暗藏多重风险。”民警章子煜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提醒道。他解释,小广告上印有的二维码或链接,很可能带有木马病毒,市民一旦扫码或点击,手机中的通讯录、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就可能被不法分子窃取,进而面临银行卡盗刷、身份信息被冒用等风险;还有部分链接会以“解锁精彩内容”为由,诱导市民支付“会员费”“充值费”,但付款后不仅无法看到所谓的“内容”,还可能被强制扣除高额费用,甚至陷入“连环诈骗”的陷阱,导致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
不要相信小广告上的信息,更不要轻易扫码和登录注册网址,其背后暗藏的是电信诈骗风险和骗局,一旦参与,人财两空。远离“张贴小卡片、小贴纸”的“兼职工作”,一旦接受,就很有可能沦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发现类似的“小卡片”“小贴纸”,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遭遇此类诈骗,请立刻拨打110报警。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