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半,“城市南波万繁荣夜市”迎来了一天中最繁荣的时刻:霓虹灯牌在夏夜中流光溢彩,烧烤的油脂滴入炭火滋滋作响,孩子们捧着冰粉穿梭其间,笑声与吆喝声汇成热浪……
自7月4日开业以来,繁荣夜市日均客流破万人次,一个小摊三四个小时营业收入即可破1000元,这里已然成为绍兴夜经济版图上的新坐标。那么,如此“繁荣”的背后,藏着什么秘诀呢?
城中村的“逆袭”:
精准定位填补空白
繁荣村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位于绍兴越城区城南街道,紧邻中兴南路与城南大道交汇处。夜晚的村子,有拿着蒲扇悠然散步的大娘,路灯下几位大哥围坐在一起打牌,还有玻璃斑驳的平价理发店……这样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看起来难免有几分萧索,然而一拐过街角,扑面而来的就是灯火璀璨的繁荣夜市。
繁荣夜市负责人孙长喜向记者介绍,选择在这里开夜市,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条件:“这里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村庄常住居民也多,村内也恰好有块闲置空地。”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城南街道常住人口8万多人,繁荣村一带不仅有村庄、住宅区,周边还有九里工贸园区、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还有名人广场等城市地标,覆盖产业工人、学生、家庭等多元群体,而夜市所在位置原本是繁荣村农贸市场旁一块长期闲置的空地,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
可以说,繁荣村周边具备充足的消费潜力,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夜间集中消费场所。
“流量密码”解码
政策红利与精细化运营
2025年,绍兴市启动“夜间经济繁荣行动”,将其作为扩内需稳外贸“稳拓调优”组合拳的关键一环。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18亿元,同比增长4.9%,夜间消费贡献显著。繁荣夜市是城南街道发展夜经济的重点项目之一,成为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
网络招商与营销是繁荣夜市成功的另一大关键。这块占地不算广袤的夜市暗藏巧思 —— 刚跨进门槛,一台亮黄色的小米Su7Ultra 便跃入眼帘,车身立牌醒目标注着 "特等奖" 字样。
据孙长喜介绍,那台小米Su7Ultra 是他以个人名义向车行租赁的,“只要消费满30元,就能抽30天使用权,也可以折算现金带走!之前放着的一辆新能源车已经被抽走。”这种新颖玩法在抖音、小红书引发热议,“开业首月的客流,有很多是被抽奖活动吸引来的。”孙长喜说。
这一吸引眼球的汽车抽奖活动,通过网络广泛传播,为夜市带来了很大一波热度。“刷抖音看到这里很热闹,饭后没啥事,就骑电瓶车来看看。”市市民李女士笑着说,随手给旁边孩子买了份香酥鸡。
夜市内部,各种摊位以回廊状态相连,还为消费者消费者专门划出了一块用餐区域。孙长喜介绍,夜市里的商户基本都是通过抖音、微信群等网络渠道招来的,目前还在持续开放招商。同时,他十分关注网上消费者留下的评价,“之前有一家螺蛳粉店,不少人反映味道不佳、发苦,我就劝退了该商户。”
消费群体侧写:
谁在为夜市买单?
记者穿梭于熙攘人群间观察到,夜市内林立的摊位以即买即食的特色小吃为主打,融合了全国各地特色美食,却少有绍兴味。对此,孙长喜向记者表示:“来夜市的消费者基本都是外来人口,让他们在绍兴能尝到家乡的味道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据了解,城南街道人口构成丰富多彩,拥有来自10多个省市的外来建设者,其中还包括13个少数民族。
在往来顾客中,30-50岁群体占比颇高,其中以家庭群体为主。一位从事专职摆摊的烧烤摊主介绍,他的顾客群体中,宝妈们占了大头,她们单次消费金额平均在30元左右。
另一大主力消费群体是周边的产业青年。记者了解到,九里工贸园区的不少外来务工人员,下班后约上工友来此聚餐。“这里小吃品种多,几十块钱能吃饱。”来自安徽的务工者小王告诉记者,他们常点几串烧烤配啤酒,人均消费控制在50元以内。
随着绍兴“夜间经济坐标”版图持续扩张,繁荣夜市也面临着持续保持新鲜感、应对周边竞争等挑战,孙老板坦言:“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之后规划开放大排档,为大家提供更多选择。”
“城南的夜晚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家门口的夜市。”周围居民纷纷表示。
这片曾沉寂的城中村角落,正因夜市的灯火重获新生,而如毛细血管般深入村居的夜市,或许正是撬动消费韧性的那枚最温暖的支点。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