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动力源”。近日,绍兴经济“半年报”出炉,1至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较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4.6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尤为亮眼,1至6月增长18.2%,比一季度提升2.7个百分点。
“从结构性指标看,上半年,绍兴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民间项目投资均在一季度高增速基础上再提速,高于全省平均。尤其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投资增长达到53.6%,增速尤为明显。”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这意味着,绍兴在投资规模扩大的同时,投资结构也持续向优。
重大项目推动投资增长。今年年初,全省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首次将主会场设在绍兴。绍兴共有20个项目参加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达588亿元、年度投资84亿元,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均居全省首位。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工业投资增长17.9%,生态环保、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20.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2%。
翻开项目清单,产业升级的脉络清晰可见。位于柯桥区的浙江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二期项目以190亿元总投资、24亿元年度投资备受关注,成为绍兴冲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项目;诸暨市48.5亿元布局集成电路与生物医药“双赛道”;滨海新区33亿元押注新能源与机器人……从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从数字经济到绿色经济,重大项目呈现出结构优化、产业向新的特点。
浙江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二期项目效果图。
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达效。今年,绍兴专门制定《项目提效攻坚行动方案》,通过全市域谋引、全节点提速、全要素保障,引导全市上下最大力度抓项目、最快速度建项目、最优服务推项目,持续掀起“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热潮,推动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效益提升。数据显示,今年绍兴共有136个项目纳入省“千项万亿”工程,总投资达5230亿元,年度投资656亿元,数量和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截至6月底,35个省第一批“千项万亿”工程新建项目已开工33个,开工率94.3%、居全省第3。绍兴北站TOD综合交通枢纽、绍兴地铁1号线支线北段、杭绍甬高速越东路互通连接线、嵊州市乡村振兴联网道路改扩建(甘霖—贵门)、新昌客货站至金庭互通连接线(新昌段)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建成投运。
好项目、大项目持续上新,投资后劲不断增强。绍兴建立《绍兴市重大项目谋划和要素保障工作机制》,通过市县联动、双向贯通的项目谋划机制,全市共储备重大项目194个,计划总投资8132亿元,形成了近期可实施、远期有储备、动态可调整的重大项目储备库。
坚持资源要素争用并举。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机遇,瞄准“两重”“两新”、中央预算内投资等细分赛道,今年以来全市共有18个项目获“两重”资金26.74亿元,获“两重”资金支持项目增至27个。
“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接下来,我们将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投资质量,让项目动起来、投资跟上来、信心强起来,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