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读越有味

2025-06-09 10:16  

©原创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文脉不断 传承永续

屠爱

傅熹年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于1987年秋至1988年2月,受邀赴美国考察,参观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耶鲁大学美术馆等10家博物馆和王季迁先生宝武堂、翁万戈先生莱溪居两大重要私家收藏,可以说基本包括了藏于美国的中国古书画的代表性作品。

傅熹年白天展卷品鉴,晚上录下书画的作者、名称、材质、题记、题跋、款识、收藏、著录等,对艺术风格、发展历史和流传线索予以梳理,加以品评,并撰写鉴定结论。在手机与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的年代,他的笔记弥补了前人著录的不足,在历代书画研究著作中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傅熹年出身于文化世家,对书画、古籍等精研颇深,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通才,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中的《两宋绘画》和《元代绘画》,共三卷。还承家学,整理出版了祖父傅增湘遗稿《藏园群书经眼录》《藏园群书题记》《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藏园游记》等。他因长期从事中国古代书画史研究,对国内外所藏若干重要书画进行考辨,撰写研究论文10余篇,并出版有《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

在美期间,傅熹年以鉴定工作笔记的方式,留下了收藏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作品的宝贵资料,后经李经国、李楚君两位潜心整理,搜集原图、校对文字,《旅美读画录》于2024年出版。此书集傅熹年对美国藏中国书画700余幅的鉴定意见,配以1300余幅书画图片,是鉴定、总结在美国公私收藏中国古代书画的权威力作,凝聚着傅熹年先生在旅美鉴定过程中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美国与日本是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最丰富、质量也较高的两个国家,而在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中,傅熹年是唯一一位系统、全面鉴赏过美国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鉴定家,并留下了珍贵的鉴定意见。

收藏于弗利尔美术馆的夏圭的《洞庭秋月图轴》,是傅熹年在馆方很多浙派山水巨轴中发现的,从笔墨风格、构图特点、绢素质地,从而判定“为宋画无疑”。进而与其他夏圭画比较研究得出此图为夏圭作品真迹。并鉴定出图上楷书诗题为宋理宗早年书。联系到此图款“臣夏圭”,从而确定了这是专为宫廷绘《潇湘八景》八幅大轴中仅存的一幅“洞庭秋月”。这是夏圭画存世真迹中唯一的大轴珍品。可以说,这是对该馆鉴藏的巨大贡献。

收藏于弗利尔美术馆的王蒙的《夏山隐居图轴》,此图有款:“至正甲午暮春,吴兴王蒙为仲方县尹尊亲作夏山隐居。”傅熹年记:“画笔甚佳,略近巨然,应是早年之作。然款似后添,因侧逆光视之,字浮起,与画中笔墨不在一层也。”后傅熹年“再次反复观览,愚意此为早年真迹,无款或款有伤残而割去,重补此款。以此蛇足,遂被人以伪本视之,至为可惜”。

原藏于王季迁宝武堂的董源《溪岸图轴》,于1997年入藏大都会博物馆。这画款:“后苑副使臣董元画。”傅先生鉴定意见:“画风与董源无涉。画用双拼绢,而两幅宽度小异。董源款在较窄一幅之边缘,明显是裁去原款后加之伪款。然画本身为北宋初之作。自有其时代及艺术价值,不应受伪董源款连累也。”

傅熹年访美看画,解决了不少美方博物馆的真伪疑难问题。如书中记载1987年12月20日“为星期日,吴同夫妇破例加班,邀余看二件未定之作。”一件是南宋人《归去来图卷》,“此件馆方对其时代未定,疑是元明时作品,因以见示”。傅先生从画风、画法、书法,以及文中讳例,断此“明显为南宋作品,应与所谓‘马和之毛诗图’相同,为南宋画院为宫廷后妃、皇子所作看图读本”。论断精确。

这是一部古书画鉴定研究方面非常重要的著作,必将对古书画的鉴定与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也体现着中国学界对流失海外的古代书画作品的重视,体现着中国书画艺术中凝聚着的文脉不断、传承永续的文化精神。

作者系北京读者

于草间寻幽 得清欢满径

徐静

花朵灼灼,草色青青,尽显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刘宜学等人合著的《草木清欢:野草趣味盆栽》,宛如一曲献给大自然的悠扬颂歌,亦是馈赠给热爱生活、钟情自然之士的珍贵厚礼。书中的草木,既有旷野间肆意生长的不羁,又有经精心雕琢成盆栽后的典雅,满含生活的质朴情趣,流淌着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让我们一同踏入此书营造的奇妙天地,探寻自然之韵味,体悟平凡草木蕴含的独特清欢。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一场志同道合者的奇妙缘分。作者刘宜学与兰友侯兆铨、王建军、郑为信,因对兰花的热爱相聚在福州郊外的山村养兰。一次偶然的闲聊,谈及有野草爱好者出书,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四位“草民”,凭借着对自然的热爱和独特的审美,开启了一场与野草的浪漫邂逅。他们穿梭于山林之间,精心挑选、挖掘野草,将其培育成一盆盆别具一格的盆栽小品,最终汇聚成了这本充满趣味与温情的佳作。

书中野草,虽无花卉的艳丽夺目,却独具质朴纯真的自然之美。它们生于乡野,长于自然,每一片叶子、每一根茎脉,都铭刻着风雨的洗礼与岁月的印记。作者巧妙借鉴盆景造型分类法,将盆栽野草分为直立端庄式、高耸挺拔式、斜出灵动式、繁茂蓬勃式、匍匐悬垂式等五类。虽为大致的模糊分类,却为读者展现了野草丰富多样的姿态。同一种野草,经作者精心构思,能呈现出两三种不同类型的盆栽小品,让我们得以品鉴其独特的造型风格,感受野草在不同姿态下散发的独特魅力。

对于每一种入选的野草,作者均辅以扼要文字,说明其习性、盆栽及管理要点,部分野草还附上“‘草民’笔记”小贴士。这不仅为欲尝试制作野草盆栽的读者提供了实用指导,更让我们深入洞悉这些野草的生命奥秘。从福州寿山乡到闽清县,四位“草民”足迹遍布山野,精心遴选了82种盆栽效果理想的野草,每一盆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与热爱。书中野草盆栽小品的照片,定格了野草最美的瞬间,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在展现这些草木盆栽蜕变历程与造型巧思时,此书借实物展示、步骤拆解等方式,剖析每盆野草背后的艺术构思与养护要点。读者既能见证野草从乡野到案头的华丽转身,领略其独特美学价值,又能领会在方寸之间塑造自然意趣的生活哲学。作者细致入微、深入浅出地呈现,以珍视的视角,认真对待人类与野草之间那份独特的联结,消除了人们对野草的忽视与误解,让大家在接触、培育这些野草盆栽的过程中,真切学会呵护一株野草、欣赏一盆绿植,让清新绿意装点更多生活空间,让自然气息弥漫每一处角落。

四位“草民”作者,在这场与植物的美妙邂逅中,年复一年倾听草木花语,嗅闻淡淡花香,惊叹于它们昂扬生长的力量。于怦然心动间,观花赏景,亲近每一枝花,钟情每一株草,热情拥抱身边的大自然;怀着简静素朴之心,走进每一个平凡日子,如草木般,无论风吹雨打,始终努力向上,活出一种精神,活出一种境界。

丰子恺在《缘缘堂随笔》中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诚然如此,大自然孕育无数草木,赋予它们坚韧不拔、向阳而生的顽强精神。人类于草木的兴衰荣枯中,总能寻得共鸣。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我们应学习草木的低调与顽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皆能扎根生长。如此,方能从这场与草木的美妙结缘中,读懂花语,参透人生,悟出生活的真滋味。

千百年来,草木予人的,远非仅是视觉的愉悦,更有心灵的情意相通。因此,这不仅是一本关于野草盆栽的指南之书,更是一本记录自然之美、生活之趣的心灵之书。作者借此书,揭示了植物与人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亦道出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只要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行走其间惬意、安详、自在,这何尝不是一种人间清欢?

作者系西安读者

编辑: 倪妮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