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正在新昌的小巷中拍摄当地特色美食镬拉头
“来看看浙江人过年都吃什么?”2025年1月1日,当大家都沉浸在元旦假期的快乐中时,在绍兴新昌的一个年糕作坊内,00后吴力卓、吴力越兄弟,一人拿着手机和麦克风,一人举着补光灯,从糯米粉和面、蒸熟开始记录,在石臼里糯米团在石杵一下下“搡年糕”的击打声中,一个单平台播放近2000万、记录浙江人过年美食的短视频逐渐“敲打”成型。
从一个“挑战”视频开始
从自娱自乐用短视频记录生活琐碎,到最高月入近10万元的地方文化类自媒体博主,吴力卓和吴力越这对“卓越兄弟”的自媒体之路,起于一个“倒立去学校”挑战视频。
“当时抖音上有个倒立挑战,我们俩上过武校,身体素质比较好,觉得好玩,就记录了自己从家里倒立上学的经过,没想到得到了4万多的点赞。”吴力越说,这成了他们将自媒体做成事业的起点。
“爆款”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兄弟俩在校期间的指导老师告诉记者,在进军自媒体行业前,兄弟俩在学校时拿过市级创新创业大赛的一等奖,代表学校参加自媒体运营大赛获得过二等奖。
多次参赛获奖的经历,锻炼了两人的拍摄技巧,也丰富了两人商业化的知识储备,于是兄弟俩借着短视频的东风,在各平台发布记录生活的视频。“最开始我们还是以肢体技巧为主的武术动作作为视频传播点,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后,我们开始接探店短视频业务。”吴力卓说,兄弟俩起早贪黑,穿梭于绍兴的各个店铺内,逐渐在业内小有名气,随后开始接触带货。靠着佣金和业绩提成,当时年仅18岁的兄弟俩,收入从一个月2000元、4000元到后来的2万元左右。
“能够不依靠父母,自食其力的感觉真的非常美好。”“卓越兄弟”说。
来自父母的认可与支持
2022年6月,吴力卓、吴力越两兄弟大学毕业,按照一般轨迹,考公或者进入好的单位,有个缴纳五险一金稳定的工作,是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的基本要求。虽然“卓越兄弟”在自媒体领域已小有名气,但要将爱好做成事业,两兄弟还是心底发怵。
当时,一家杭州的MCN公司对兄弟俩抛出了橄榄枝,两人也本着“保底”想法,先去公司工作试试,最起码收入有保障,还能学到专业的自媒体运营知识。“做互联网自媒体,尤其是我们这样‘白手起号’的自媒体,收入其实很不稳定,我们父母也是‘做做吃吃’的,打小的观念就是以稳健为主。”吴力卓告诉记者,就像做生意有淡季和旺季之分,自媒体也一样,旺季时收入特别好,而淡季会延续多久,谁也说不准。
习惯了“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两兄弟,还是对企业的条条框框感到拘束。“没想到直播也能这么无聊。”吴力越回忆,专业的MCN有详细的业务分类,许多商业拍摄也都有“流水线”般的产出套路,入职一年,兄弟俩陷入迷茫。
这时,在厂里本分工作了一辈子的父母,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底气。“我们虽然不懂这个自媒体,但是既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应该给他们试错的机会。”父亲吴先生说,他让孩子大胆去尝试,不用担心盈亏的问题,若是两年后还是折腾不出个名堂来,就安心地找份工作。
在“文旅+”中找到广阔天地
有了家里的支持,兄弟俩再无后顾之忧,于是如何长久地运营自媒体与IP便成了两人思考的主要问题。
“若是再走以往探店的路子,赛道已经内卷,要打造独特的但是又有流量的IP,必须要有足够的区分度与不落俗套的商业模式。”吴力越说,自从他们在新昌开辟探店赛道后,许多自媒体博主纷纷入场,而“卓越兄弟”也不吝啬,组建几百人的大群分享资源,不少MCN机构也会在里面派单,时间久了,仅靠探店来获取的收入也逐渐“稀薄”。
绍兴是个文化古城,各个区、县(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新昌更是有著名的大佛寺,为什么不做“文旅+”?兄弟俩再次调整方向,以探索家乡美食与人间烟火气为主,以各地人文体验为辅,佐以带货与商业广告。
“柴火煨年糕、非遗酥糖、镬拉头、草籽炒年糕,还有‘省饭’鸡蛋羹拌饭,绍兴本土美食给了我们巨大的流量加持。”“卓越兄弟”说,绍兴是个文化“富矿”,他们全职做自媒体两年多,依旧有很多想做的题材。
在文旅闯出了名气后,各地文旅单位的邀约也纷至沓来,截至目前,他们已与浙江、安徽、福建、内蒙古、广西、贵州等多地文旅部门合作共创相关短视频。今年3月29日,他们更是获得首届浙江文旅宣推官挑战赛第一期创作之星第一名,单月最高收入近10万元。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