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交上来的语文作文结构严谨、辞藻华丽,但一到考试就‘原形毕露’了!”
近日,有不少绍兴一线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充满了AI味”。
近日,在本地论坛有网友发帖称,学校老师告知其孩子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经过反复追问,孩子承认使用了AI写作,还频繁使用拍照做数学题的功能。这让家长开始担心,孩子是否对AI产生了依赖。
学生家长 黄女士:除非AI写完之后,你背下来了,学会运用了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你AI直接写了,抄下来了的话,你完全不会用。
学生家长 潘先生:用自己方式去做,可能会得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可能并不完美,但是一步一步的在成长,但是那个(AI助手)相当于你去抄答案了。
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小学生,不少学生都有使用AI来辅助做作业的经历。
六年级学生 程子航:英语不是要抄写嘛,句子有时候我不懂,然后找它拍个照,去翻译。
六年级学生 陈硕:我是输入题目的选项还有内容,它就会自动弹出答案和解析,如果只有答案的话,我们不知道这道题怎么做,只会抄,但是如果有解析的话,我们会知道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六年级学生 代言:就实在想不出来,然后我妈也不会的时候才会用。
学生作业一股“AI味”
老师其实一看就知道
柯灵小学敬敷校区语文老师李佳萍表示,最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确实偶尔能看到一些词藻华丽的语句,不太像学生水平的文章。
柯灵小学敬敷校区语文老师 李佳萍:你用AI写出来,是缺少真情实感,缺少了一种童心,就是孩子有些东西是我们成人想不到的,AI写出来的可能相对比较空洞一点,缺少一种真实感
李佳萍说,她们每天都要批改学生的作业,是否使用了AI,其实一目了然。在数学老师胡勇看来,AI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老师和家长引导监管得当,也能成为学习的得力助手。
现场声:比如说我们可以用这个小程序快速检查这个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学生来说,他在家里做完之后,可以这样拍一拍,就可以看到他那里错了,就可以提前把它订正好。
柯灵小学敬敷校区数学老师 胡勇:过程的分析其实是很详细的,通过孩子们看这个过程的分析,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它,理一理解题的思路。就可以辅助他的学习,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我们怎么去引导他利用这个工具。
记者了解到,学校教研组最近也在尝试开展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比如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增加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学习;在拓展课程中开设智能创客、机器人、电子制作等相关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AI内容。
柯灵小学敬敷校区执行校长 吴张荣:作为学校,我们旨在引导学生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学习的高效工具,重点培养学习科学思维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家、校、社三方协作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刘雄英认为,AI应用既是机遇也是风险。AI技术虽能提升学习效率,但教育的核心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力和批判思维。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刘雄英:学生过多依赖这种认知外包,形成一种认知卸载,最后形成认知依赖,从而会逐步地丧失他自己的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慢慢地形成一种惰性思维,那么他的认知也会变得肤浅化,最后形成一种技术依赖下的失能。
刘雄英认为,科学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协作,老师布置作业时要注重个性化、实践性和创新性,家长则要做好监督,关注学生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刘雄英: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数字素养,那么家长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数字素养,因为现在市面上优劣的APP也很多,哪些是适合孩子学习的,这个需要我们大人去鉴别。也建议我们这个行业的开发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一些特点,设计一些这个阶段孩子能够使用的辅助学习的技术。
(内容来源: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时空)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