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两弹一星”元勋,有8位都是这名绍兴人的学生

2024-10-16 11:25  

©原创 阅读 1.1 万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这位绍兴人

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两弹一星”元勋中

有8位是他的学生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成功爆炸60周年后的今天

绍兴人赵忠尧的故事

你一定要知道!

从绍兴诸暨农家

走向世界的杰出科学家

他是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更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巨星。如果不是评委会的失误,他本应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他的学生名单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王淦昌、钱三强、邓稼先、朱光亚……“两弹一星”元勋中有8位是他的学生。杨振宁和李政道,更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样一位闪耀世界的科学巨星,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赵忠尧,中国核物理研究、教育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一个从浙江绍兴的诸暨农家走向世界物理学殿堂的杰出科学家。

世界上首次发现

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1902年,赵忠尧出生在浙江绍兴诸暨,他的父亲当过私塾老师、行医医生,对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痛心疾首,特别寄希望于子女能够有出息,“将来为国为民出力”。

1920年,赵忠尧考入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扩建为东南大学。毕业后,赵忠尧留在东南大学教书。

1923年冬与南京高师同学合影 赵忠尧(中)

1925年夏, 清华学堂筹办大学本科,请叶企孙前往,作为其助教的赵忠尧随同北上。第二年,清华大学成立物理系,叶企孙担任系主任,赵忠尧成清华教员。

1926年初夏清华大学科学馆门口。一排中间叶企孙、后排右二赵忠尧

在清华的工作中,赵忠尧愈发深感中西差距巨大。无法接触到世界科技前沿,更让他焦急万分!

1927年夏,赵忠尧等不及公费名额,向师友借了些钱,申请了补助金,加上之前教书结余的工资,自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密立根教授。

192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合影。前排右四正后方为赵忠尧

1930年,赵忠尧完成实验,他的结论震惊了当时的物理界。

28岁的赵忠尧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观测到了正电子,后来的实验更让他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

这个发现足以使赵忠尧获得诺贝尔奖。然而,令人失望的是,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却颁给了比赵忠尧晚了两年才发现正电子径迹的安德逊。

安德逊1983年也写出了当年的故事:在加州理工学院时,我与赵忠尧同为研究生,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我的研究是受赵的启发才做的。

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主任的瑞典皇家学会爱克斯朋教授,在解密诺贝尔奖评选过程时坦言:这是一个“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这段评价,迟到了半个世纪。

决定“留”在美国

省下的钱都去定制加速器零件

1931年,赵忠尧赴英国剑桥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就在那一年,国内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赵忠尧坐不住了,决心尽快回国。

回到中国,回到清华,赵忠尧担任物理系教授,他在我国首次开设核物理课程,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物理实验室,成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部分师生在科学馆前合影。赵忠尧在二排左二

1938年到1945年,赵忠尧一直在西南联大执教。

值得一提的是,怀着工业救国的愿望,赵忠尧曾在德国购置了一台铅芯机,教学之余,还创办了一个铅笔厂。这支定名为“长城”的铅笔,就是日后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用过的“中华牌”铅笔!

1946年夏,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英法苏中4个胜利集团的盟友代表,应美国政府之邀“观战”。

加速器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设备,注视着冉冉升起的蘑菇云,赵忠尧决定“留”在美国,设法购买到加速器,从而揭开原子核的奥秘,进行自己的核试验。

1946年赵忠尧以观察员身份参观美国试爆原子弹。前排左一为赵忠尧

当时订购一台加速器起码要40万美金以上,赵忠尧筹到的钱远远不够。于是他盘算自行设计一台加速器,只买国内难于买到的部件和少量核物理器材。其他部件,将技术参数背下来,将来回国自己造。

他回到母校加州理工,利用一切条件,拼命研究加速器的操作台和零部件,竭力掌握加速器的设计和制造细节。

为了多换取一些零件,他节衣缩食,把有限的经费和生活补贴,都拿出来向工厂定制加速器零件。

1950年11月28日,赵忠尧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将决定中国核事业命运的加速器核心元件,全部交给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蘑菇云”的打造者

带出了一批青年才俊

劫后归来的赵忠尧用带回国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中国第一台700千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每一步精益求精,1958年,赵忠尧又主持研制成功2.5兆电子伏质子静电加速器。

正是通过这两台加速器的研制,我国加速器技术的研究才迈出了第一步,由此推动了我国的真空技术、高电压技术、离子源技术及核物理实验的发展。

尤其是第二台质子静电加速器一直服役到2000年前后,对中国核事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说赵忠尧是中国“蘑菇云”的打造者,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美国“留”四年,研制出核试验最关键的加速器,赵忠尧的心血没有白费。

1984年,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尽管赵忠尧年事已高,但82岁的他仍然积极参加了高能实验基地的建设,并带出了一批青年才俊。

赵忠尧曾说:“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许多坎坷,唯一希望的就是祖国繁荣昌盛,科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力量,但国家尚未摆脱贫穷与落后,尚需当今与后世无私的有为青年再接再厉,继续努力。”

赵忠尧

一位为中国核物理事业呕心沥血

奉献了一生的爱国者

缅怀他

记住他是中国核物理研究开拓者!

记住他是大师的大师!

记住他的赫赫功勋!

记住他闪耀如勋章的名字!

(越牛新闻综合自诸暨西施眼)

编辑: 王春泥
广告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