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火出圈的“网红市场”白马农贸市场最近又成了本地热点。城管、街道、社区等单位对市场的店外经营现象开展联合整治,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显改善,自产自销集中疏导点已在规划中。
在众多绍兴“马大嫂”心里,白马农贸市场绝对是心中的“白月光”,这里不仅品种繁多、价格实惠、蔬菜新鲜,还有农民自种的小菜可淘,如今“白马菜场”的名气之大已非同一般,就连城东城西的居民也穿城而来,到这里买菜。对于“马大嫂”而言,这里买菜意味着新鲜便宜,对于古城人民来说,这就是妥妥的家门口的烟火气。
白马农贸市场里面聚集了100多个摊位,外围也有100多个摊点,既有店面经营,也有流动摊贩,越来越红火的生意,不仅滋生了占道经营、违规停车、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卫生堪忧等问题,也让买菜消费的体验感变差。当城市烟火气衍生出扰民负能量,“网红市场”也就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此时监管部门未能及时介入,不良影响无法及时消除,烟火气就变成了市民的“怨气”。所以,这次辖区开展联合整治的重点,也就是清除这些“怨气”。
菜市场的周边环境管理,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因此十分考验监管智慧。白马农贸市场的整治采取堵疏结合的策略,划定物品摆放线,让出一定的人行通道,规范停放电动自行车,给自产自销的流动摊贩也留有一席之地,保洁人员及时清理菜叶等垃圾,所在街道每天安排10名保安加强现场管理。既整治乱象又保障民生,既规范经营又带动消费,让菜市场的烟火气更有品质更有形象。
对于流动摊贩,我们习惯于驱逐;对于占道经营,我们习惯于取缔;对于各种违规,我们习惯于罚款……倘若细思一下相关乱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或许会发现民生维艰的无奈,或实际需求的倒逼,这个时候,不宜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做法,而是要有堵有疏、收放有度,既把问题解决好,又让经济发展好,同时让百姓得便捷、得实惠。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