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编了解到,有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大致可以根据建档情况估算出全年出生人数,结论是今年新出生人口不足800万。
新生儿“6连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比2021年下降0.75‰。
《中国慈善家》梳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发现,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883万人,达到了近年来的峰值,随后以平均每年减少150万人的速度连续下降6年。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2022年首次跌破千万。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解释说,人口增长持续放缓,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二是受生育观念转变、初婚初育年龄推迟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2021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民政部公布的婚姻登记情况: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这一数据创下了近30年新低。
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下降7.49%。记者梳理发现,这一数据也同样出现连续9年下降的局面。
比以往更安静的产科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21—35岁育龄妇女减少约300万人,而到了2022年,这个减少的幅度已经达到近500万人。
为了争夺产妇资源,很多医院开始给产妇提供各种优惠服务。例如江西省一家知名妇幼医院特需病房床位打出5折优惠。
河南一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告诉记者,目前孕妇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下降,“现在产检几乎不用排队,产科清静了很多。为了吸引更多孕妇,有的医院还提供免费接送。”
生娃发钱杯水车薪
为了鼓励生育,地方政府纷纷放出“大招”。今年5月12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方案,生娃最高补贴6万,被称“史上最强”补贴政策。方案明确对2023年1月1日后满足相关条件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每年每孩可享受育儿补贴1万元,最长可享受至6周岁,这意味着最高补贴6万元。
此前,四川省攀枝花市在2021年首先开启“生娃发钱”模式,规定从二孩开始,每月每孩发放500元,直至孩子3岁,三年每孩可领1.8万元补贴金。
随后,山东、甘肃、黑龙江、云南、宁夏等地多个市县相续出台补贴政策。
《中国慈善家》梳理发现,大部分地区的补贴范围集中在二孩、三孩家庭,只有少数地区将补贴对象拓展到一孩,比如温州市给生育一孩的家庭一次性补贴1000元,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3000元。
除了“生娃发钱”模式外,多地在孩子高考、带薪产假、购房购车优惠方面打出“组合拳”。比如湖南长沙让符合条件二孩家庭可购买第三套住房、杭州多孩家庭可直接申领车牌、山西泽州在二(三)孩满周岁前父母可晚上班或早下班1小时。
看完这些政策,
你打算生二孩吗?
快来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内容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