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3日新华社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总书记的指示告诉我们,垃圾分类体现了我们的文明水平,目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要真正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就要尽快配套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的目的是循环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同时也保护环境。现在不少城市在借着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以评促抓,运用横幅、分发传单、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轰轰烈烈全方位、立体式地深入大街小巷、社区农村、单位学校等,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告诉群众如何把不同的垃圾归入相应的桶内,还免费为市民村民分发专用垃圾袋,安置分类垃圾箱,甚至还有奖罚机制。垃圾分类工作可圈可点。
然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产生垃圾的源头即普通民众开始渐渐接受适应懂得了垃圾分类,并且付诸行动,而当垃圾搬运工收集垃圾时或者收集完毕,却一如既往,不分青红皂白,什么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无害垃圾,一股脑儿“混为一谈”。垃圾分类的宗旨在最后一公里功亏一篑,前功尽弃,甚至还形成了二次污染,令人遗憾甚至匪夷所思。也许是把垃圾重新转化为资源的技术设施跟不上垃圾分类这种理念的进步吧,不然无法解释。
为此,笔者以为,垃圾分类,不应搞形式主义,不应为分类而分类,在已经实行垃圾分类的地区应该尽快完善垃圾分类系统,让垃圾分类回归初心,目的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