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8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国家网信办统筹指导西瓜视频、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哔哩哔哩、秒拍、波波视频、看了吗、微视、A站、美拍、小影、梨视频、第一视频、微博等14家短视频平台,以及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PP视频等4家网络视频平台,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前,统一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网络短视频并非网络游戏,然而对于我们的吸引力却并不小,特别是对新生事物好奇的青少年,对这些有趣、好玩、新奇的网络短视频,没有太大的免疫力、辨别力。细思之下,我们会发现,短视频之所以吸引人,有多种原因,既因为以时间短、节奏快的视频模式,满足了当下人们对当下快餐文化的需求,也因为很多短视频呈现了一种我们“想得到而得不到的生活”,对于青少年而言,短视频仿佛是一把双刃剑,既为青少年了解生活、认识生活、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参加的平台,而同时,过于开放性、随意性的短视频,也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拔节孕穗期”的培育,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全面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作为完善网络管理、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要注重控制使用时长,更要在推送内容上把好关。总得来看,时长控制容易做到,内容建设仍是“软肋”,客观上,作为视频拍摄者、发布者为了吸粉吸睛,在拍摄小视频时,往往追求新奇,甚至出现了自虐式拍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而作为平台方,面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甄别,工程量大,部分平台虽然在防沉迷模式下推出的内容以教育、文化、科普等为主,但也夹杂着广告;部分平台则对内容完全失管,一些打着游戏、色情擦边球的敏感内容堂而皇之地出现,对青少年产生极其不良影响。
防沉迷系统的初衷就是为了呵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一方面做“减法”,在时长控制上,采用技术手段,予以限制,让青少年有序合理地上网;另一方面要做“加法”,在内容审核把关上多下功夫,针对青少年的成长所需要的精神食粮,采取量身定制的方式,让健康阳光的短视频陪伴青少年。
防沉迷要重形式更要重内容,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青少年健康用网、上网,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平台、家庭多方合力,平台要履行主体责任,家长要负起监护责任,社会要构建依法治网的体系,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