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6日下午,中日韩“一带一路”工商大会举行中日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合作论坛。 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来,我们交换下名片,方便日后联系。”昨日下午,离中日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合作论坛开始还有15分钟时间,会场内已是人头攒动,参会的不少绍兴企业家与日韩企业代表正热烈进行交流探讨,加深了解,寻找合作机会。由于语言不通,现场的翻译特别抢手。
中日韩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合作论坛,是此次在绍举行的中日韩“一带一路”工商大会的两个分论坛之一。现场,与会嘉宾畅所欲言,坦诚分享各自想法,认真聆听各方经验。大家一致认为,中日韩经济互补性强,三国合作共赢前景巨大。
中日韩合作起步于1999年,如今,三国合作水平已有了显著提高。“绍兴是制造业大市,我们正在大力发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加速提升智能化水平,在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好优势,真诚希望把绍兴的制造优势、中国的市场优势与日韩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管理优势结合起来,共享智能制造红利。”论坛一开始,绍兴智慧、绍兴优势点燃了合作的热情。
推动中日韩合作,企业是主体。如今,绍兴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受益者,企业家精神尤为重要。”浙江金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刚强说,日韩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什么强大,关键在于他们的中小企业往往聚焦某个特定细分领域,保持定力坚守主业,花大量时间沉淀、积累,绍兴企业家要学习日韩企业家专注创新的毅力,让传统产业也能结出高科技之果。
浙江博盟精工轴承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训武表示,他在论坛上嗅到了机遇的味道。“我们做的是高精密轴承,与会上发言的日本ClsMotor株式会社白木学董事长推介的空心杯马达产品,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我们的轴承可用到对方的马达上,他们的马达也能用到我们的智能装备上,目前我们已经和日本的20多家企业开展合作。”
除了聆听日韩企业家代表推介发言,绍兴中科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苗庆和浙江百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百祥还凑在一起,就绍兴企业如何更高质量、更有效率地与日韩合作、走向“一带一路”交流了看法。陈百祥认为,绍兴企业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互相学习对方在“一带一路”实践中的已有经验。“中科通信在全球的客户已有200多家,值得学习,我们两家公司也有许多互补的地方。”
王苗庆表示,借力“一带一路”走出去,绍兴企业必须抱团发展、借力发展。“绍兴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布局不能是低层次、碎片化的输出,要借和日韩高科技企业合作的契机,以产业链上下游抱团、集聚的形态‘走出去’,共同开发第四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