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原创
解放嵊县三界激战迎黎明
三界战事有多惨烈?三百多敌人如何固守顽抗?
2019年05月22日 09:13:34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七兵团第二十一军解放嵊县。

解放绍兴全境路线示意图

穿过熙熙攘攘的嵊州市三界集镇,沿着青山小道一路向上,山顶有一座“瞻英亭”,上面刻有“剡水吟歌赞英豪,青山育翠伴忠魂”诗句,这是为青山战斗中牺牲的战士所题。而在另一边的烈士陵园里,塑有战士战斗形象的纪念碑赫然在前,仿佛让人看到了当年激烈战斗的场景。

与青山相望的牛头山上,战壕和碉堡的断壁残垣依稀可见。青山与牛头山见证了70年前的一件大事——1949年5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七兵团二十一军六十一师一八三团进驻三界,解放集镇。20日6时,解放军向青山暗堡里的敌人发起攻击,敌人退守牛头山。中午12时,解放军吹响了冲锋号,向牛头山发起总攻击,最终全歼牛头山上的敌人,胜利的红旗插上了牛头山巅……三界激战的胜利,为解放嵊州奠定了基础。

青山烈士纪念碑。

亲历者说

89岁黄云敖老人:我亲眼见到胜利的红旗插上牛头山巅

青山位于三界镇南街村,牛头山位于北街村。在北街村,记者找到了当时亲历过的几位老者,回忆起那场战争,他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惨烈”。

“外面枪炮声轰鸣,虽然是白天,但硝烟笼罩着天空,乌压压一片。”今年86岁的王幼初老人对当时战斗的情形历历在目,他的家就在青山脚下,“解放军一边掩护老百姓撤离,一边与国民党军进行战斗。”

为了还原当时战斗的场景,记者在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找到了资料,这也将历史重新拉回到70年前:“三界镇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当时盘踞在三界镇的国民党青年军第八十七军(即长江部队)200余人和当地反动地方武装联防队童阁老部100余人,在镇西南角的青山和西北角的牛头山挖掘战壕,构筑碉堡,负隅顽抗……”

嵊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周希灿曾担任《中共嵊州地方史》的主编,也是三界两大战役的主要记录者,书中这样记载:“1949年5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一师一八三团从绍兴出发,翻山越岭,经蒋镇、双江溪进入三界任家弄村后,分3路出击,对镇上之敌形成三面包围之势。5月20日凌晨4时左右,我军向盘踞在镇上之敌发起进攻,半小时后,我军即捣毁了镇上的敌指挥部,解放了三界镇。”

嵊州党史研究员吕淼钦介绍,虽然集镇解放了,但盘踞在青山的敌人与镇上指挥部失去联络,被逼在碉堡内顽抗。解放军从上午6时开始,向青山发起猛攻,双方激战几个小时,当时守敌用两次假投降,在解放军接近敌堡受降时,突然端起机枪猛烈射击,几位战士中弹牺牲。

“当时国民党就驻扎在我家,解放军入驻镇里后,他们就逃往牛头山了。”今年89岁的黄云敖就住在牛头山脚下,战斗一开始,他就和家人往集镇撤离,远远的能看到当时战斗的场景。他告诉记者,解放军从青山战斗胜利后,就沿着山路向牛头山进攻,差不多到了中午12时,解放军吹响了冲锋号,发起总攻击,他还看到胜利的红旗插上了牛头山巅。“战斗结束后,老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得知国民党被打败后,所有人都欢欣鼓舞,第二天,解放军在任家弄村为战斗中牺牲的16名烈士举行追悼会,很多村民都哭了。”说到这里,黄云敖的声音哽咽了。

《中共嵊州地方史》记载:“1949年5月21日,解放军第一八一团奉命由绍兴出发,向仙岩猛插,追歼逃敌。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一师在三界武装部队的配合下进驻嵊县,嵊县解放。”

70年变迁

三界:

茶香更浓,厨电崛起

三界镇是嵊州的北大门,位于曹娥江最上游,剡溪江的最下游,104国道和曹娥江在这里并行穿过,因临近柯桥、上虞、嵊州三地交界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初期,三界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三界珠茶闻名中外。

“1937年,现代‘茶圣’吴觉农在三界龙宫寺遗址兴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新中国成立后,嵊县在龙宫寺遗址又办起了三界茶厂,名噪一时。”今年88岁的吴幼平曾是三界茶厂的员工,他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全县组织万人开垦种植茶园43公顷,建国营茶场。到90年代,万余亩茶园联产承包到户,开始制作龙井绿茶。“这是一个辉煌的年代,对现在三界茶业发展影响很大。”

如今的三界茶业,不仅拥有中科院茶叶研究所嵊州研发中心和大型绿茶生产加工出口企业浙江华发茶业公司,茶叶种植面积也达到一万亩。茶叶的品种也从原来的珠茶逐渐发展到眉茶、龙井茶、乌龙茶、辉白茶,曾多次获得浙江名牌农产品称号。

茶业发展势头正劲,三界的工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上世纪60年代,三界机械链轮业由三界铁业社生产机械链轮起步;80年代,当年的蒋镇乡首办双发燃化气灶具厂,生产“双发牌”灶具,在上海打开销路,此后三界电器厨具行业开始崛起。

直至现在,三界工业已形成“电器厨具、机械链轮、茶叶加工”为主导的支柱产业。链轮产业,成为中国三大链轮出口基地之一,厨具电器,逐步培育出了“亿田”“普田”“双发”等全国著名品牌,促成嵊州市成为厨具之都。

也正是有了这几十年的发展,三界镇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2010年11月,嵊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这里启动。镇西的那一大片土地,几年前还是荒凉之所,如今却是工厂林立,机声隆隆。近两年来,三界镇不断引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集群。

曹娥江500吨级航运码头、杭绍台高铁三界站和上三高速这三大交通网的建设与整合,将使这里成为嵊州交通优势最强的园区之一。

“公司已把杭州的生产线全部搬到嵊州。”浙江湃肽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邢海英表示,家门口就能上高速,商住区也日益成熟。

“这里正在建一条长6000米、宽38米的疏港大通道,东起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码头,西至三界高铁站,中间是高新园区,它将连接起两大交通枢纽和高新园区。”三界镇镇长陈勇告诉记者,高新园区正全力完善三大交通网的配套交通设施,加强内部有机串连和对外开放连通,以确立在大湾区中的地位。

新闻延伸

1949年,嵊州人口为406923人,工农业总产值6605万元。2018年,嵊州总人口72.63万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60.65亿元,财政总收入超69.32亿元,领带服饰、电机、厨具等工业主导产业成为嵊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极,经济转型将持续深化。


作者:见习记者 张峰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