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
专访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专访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时,他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目标,对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出了的新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找到了对策”。
中国经济导报:绍兴为什么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马卫光:浙江是一个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的省份。绍兴更是一个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大市,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重点传统产业和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比重就超过60%。
这几个曾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传统产业,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化,再加上资源、环境、产出对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都遇到和经历了“成长的烦恼”,产业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竞争力下降。
2010~2016年,绍兴市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显现,GDP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下滑0.9和1.7个百分点,资源占用高、环境污染重的矛盾也十分突出。
在这个重大的产业发展转折关口,是“另起炉灶”还是“凤凰涅槃”,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浙江省委、省政府十分关心支持绍兴的经济发展,大力支持绍兴市开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
中国经济导报:那么绍兴是怎么做的,又取得了什么成果?
马卫光: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浙江省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划定“绿色、安全、产出”进入门槛,科学编制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并先行对柯桥区的纺织印染业和上虞区的化工业实行突破,大力度推进这两大区域、两个产业的集聚整合、全面提升。先行先试取得经验以后,又迅速在全市面上同步推进。
近两年,我们共对绍兴全市336家印染企业、299家化工企业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其中关停印染企业151家、化工企业105家,关闭退出工业园区48个,关停转型相关专业市场53家。
打破坛坛罐罐、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后,入园集聚企业纷纷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工艺,大幅提升产品层次,取得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绍兴市工业经济也实现了明显的恢复性生产。
2017年,绍兴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4%和7.9%,增幅分别提高10.8个、3.2个百分点。其中,五大重点传统和经典产业产值、利润税收分别增长11.6%、13.9%、12.9%,增幅分别提高9.6、12.1、19.9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导报:您认为本轮改造提升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马卫光:我的主要体会有五点。一要提高站位。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强化工业立市理念,坚守实体经济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战略定力,打破坛坛罐罐,以壮士断腕的气魄打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硬仗。
二是创新路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园区为载体,以智慧制造为主攻方向,积极以先进技术、现代制度、文化创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智能化、标准化、绿色化、证券化、品牌化、国际化,再造传统产业新优势。
三是拉高标杆。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目标和“龙头引领、协同创新、整体跃升”思路,在国际国内找准对标地区、对标企业,对标先进、补齐短板,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模式,实现标准管控、倒逼升级,大力推进智能、协调、绿色制造,强化标准管控,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抢占全球行业制高点,全面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攻坚突破。坚持破立结合、激励与倒逼结合、加减结合、内外结合、集聚整合与关停并转结合,构建“清单化+项目化”工作推进机制,实施差别化要素配置机制,优化政策、精准发力,坚决打赢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硬仗。
五是联动推进。联动推进开发区(工业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广新昌县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等改革和试点,协同发力,合力打造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区。
中国经济导报:那么今年绍兴会有什么新举措?
马卫光:今年是绍兴市全市域全行业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既定目标和任务,凝心聚力,合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目标,促进全域提升、全行业提升、全产业链提升,协同推进创新、人才、平台、项目和政策,支持国际并购,提升产业层次,全面完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浙江全省乃至全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绍兴探索。
同时我们也建议国家层面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中,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牵引作用,在财政、金融、出口、品牌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制定产业团体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