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绍兴,旧时有许多岁末年时习俗。本期我们要介绍的是有关“元宵节”的年俗。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俗称“灯节”,民间历来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这段时间,元宵灯谜会、元宵游园活动、做花灯……绍兴各个社区里已在陆续开展贺元宵的庆祝活动。
是夜张灯,在南北朝时已成风气。有史料记载:“元宵国制弛禁十日,而越中亦颇盛,率前二,后五。”及至清代、民国,元宵节期则为正月十三至十八,十三称“上灯”,十八称“落灯”。
明代时,绍兴灯市已为“海内所夸”。这在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中的《绍兴灯景》一文中就有记载:“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文章先交待绍兴灯景兴盛的缘由,继而详细描述了元宵节前后绍兴灯景的热闹场面,既写各式各样的灯,也写往来看灯的人,结尾还追忆了“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的盛事。
清李慈铭曾作《越中灯词十首》,其一写故乡的灯市:“陶堰年年灯市新,百家庙里共嬉春。春星渐乱歌尘歇,灯火家家扶醉人。”
以前,从古城到农村集镇都有灯会活动,在元宵节前,许多制作花灯的艺人和爱好者,就会送去自己设计制作的花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都有。元宵节这天,从白天到晚上,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陆陆续续赶去观灯。灯会上,还有许多灯谜让众人竞猜,灯谜内容十分丰富,人们竞猜的气氛也很热闹。一盏盏花灯点亮,观灯可谓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绍兴元宵节也有吃汤圆的习俗,意为“团圆”,有谚语:“上灯汤圆落灯糕”。据本地史料文献介绍,元宵节期间,城乡多演戏娱乐,有连演数天、十数天者,俗称“十八日灯头戏”。如今,元宵灯会依然,“灯头戏”已经不常见了。
元宵节是春节最后一个节日,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一过,也意味着前后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年节系列活动至此落幕,人们不再做客,全心投入新一年紧张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