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全力抓落实 奋进新时代 >> 图片
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优结构进发
2018年02月26日 08:53:0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人勤春来早。

在刚刚召开的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上,聚焦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念好“两业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号令一出,万马奔腾。我市工业主战场、主平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掀起新一轮振兴实体经济的热潮。

立足新的坐标,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绍兴制造向绍兴创造转变,绍兴速度向绍兴质量转变,绍兴产品向绍兴品牌转变,绍兴有底气,有方略,更有干劲和作为。

位于诸暨的浙江元集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2月19日就开工生产。该公司去年增加的一条生产线现已调试完毕,开始正常运行,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可达6亿元,比上一年翻一番。 通讯员 郭 斌 陈智斌 摄

加快修复传统动能 培育壮大新动能

深耕传统产业

2017年,全市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销、利、税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有破才有立,在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补”,“释重”谋发展的决心。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吴自强说,开发区在三个月里停产整治提升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同时探索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绿色化工工艺创新平台、智慧监管平台,组建产业基金和产业联盟……一系列组合拳,使化工板块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去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出了化工产业跃升的关键一步。对绍兴而言,这些关键步伐,事关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大局。2018年,这样的步伐同样急迫而重要。

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给出明确的行动指针:要加快修复传统动能,统筹实施传统产业和开发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发展示范区建设等三大省级试点,积极推进“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加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在深耕细作和全区域、全产业纵深推进上有更大作为,更大成效。

山下湖珍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虽然还在装修,却已经吸引了上海理工大学潘登教授团队、国家一级美术大师周京生等一批“大佬”争相入驻。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打造为创新资源“集聚区”,构建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集成高地”,今年,我市重点经济部门将合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行动计划》落地生根。“重点推动柯桥现代纺织、印染,上虞化工,诸暨袜业、金属加工,嵊州领带等综合体建设,力争有2~3家进入省创建(培育)对象。”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传统动能修复需要平台支撑,更需要各方主动作为。2018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工作清单上,记者看到一串长长的“订单”:到今年底基本完成集聚区外印染化工企业的搬迁集聚工作;推进海亮铜深(精)加工产业园、陌桑高科工厂化养蚕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纺织行业设计“梦工厂”和智造“云工厂”……据介绍,这些“订单”全部实行项目制,并排定时间表。

绍兴的目标是,2018年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值增长8%以上。“比数字更重要的是,在新理念指引下,深耕细作,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为全省提供借鉴样本。”我市有关经济专家表示。

厚植新兴产业

深度调整存量的同时,加快优化增量,推动产业有机更新、破旧立新,这是绍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经之路。去年,我市规上工业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新兴产业是支撑增长的主力军。

“吃”进纺织物垃圾制成环保再生纤维,位于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绿色解决方案赢得一些国际运动服装品牌认可,春节期间忙得不停工。公司总工程师余新健说,政府重视新兴产业,二期再生纤维项目从立项到投产,用了不到半年时间。今年公司销售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厚植新兴产业,就是厚植一方实体经济的未来。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指出,培育壮大新动能,全面落实《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做大育强新兴产业集群。

开发区是培植新兴产业的主阵地。新昌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莫靓说,他们正全力打造以智能装备、现代医药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今年重点确保总投资30亿元的中财管道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连尚科技小镇项目和一批亿元级项目落地建设。目前,开发区已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下沉入企,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第一时间破解发展难题。

瞄准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和国际先进技术领域,实施产业招商、精准招商,全力引进一批引领绍兴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优势项目,高起点布局推动开发区产业层次迈向“高端化”。

去年,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新材料、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引进项目10只,总投资额147.1亿元。“今年,将重点培育协同配套产业。”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新材料、现代医药的产业化需求和化工企业转型提升的要求,大力培育支撑产业发展的高端装备,引进研究、制造一体化的装备项目,引进和建设一批药品注册申报、第三方检测、技术转让、金融服务、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形成“核心+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年力争引进2个高端装备项目、3个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

孕育冠军梯队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龙头引领。全市71家上市公司GDP贡献超过10%,其中,每6家中,有一家是全国乃至全球细分行业龙头。2017年共实现并购金额112亿元,累计金额达到629亿元。无论是阵容还是家底,上市公司是绍兴经济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面向全球,孕育冠军梯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今年的重点是落实‘凤凰行动’计划,引导和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深入挖掘、积极培育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推进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强化示范区建设保障工作。”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8家企业正在等待上市,17家企业处于上市辅导期。到2020年,绍兴上市企业有望超过110家,总市值超1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上闪亮的地域板块之一。

一根小小的汽车视频线,打入全球车灯制造巨头供应体系,成为这一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位于新昌县梅渚镇的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将重点推进上市工作,“借力资本市场,紧跟前沿需求,引领行业发展。”

绍兴深厚的民营经济土壤,几十年积累发展,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工艺水准不断提升,在众多细分领域,不少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甚至全球市场的引领者。去年,包括新宝汽车在内,210家企业进入市级“隐形冠军”榜单,其中,上虞的浙江新和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新昌的远信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嵊州的浙江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这3家企业成为省级“隐形冠军”。

“这些企业一般比较小,就像一个个螺丝钉,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市有关经济专家指出,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紧跟时代和技术潮流,不断更新自己,融入全球化,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持续成长,“他们是未来行业龙头的雏形,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

“今年,我们将坚持标杆引领与面上推动相结合、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提升质量品质与弘扬工匠精神相结合,建立‘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和培育档案,通过示范引领、政策扶持和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做专做精、做强做大。”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时代新作为。锚定高质量,以“两业”为帆,以奋斗为桨,绍兴再次扬帆起航。

图为位于嵊州市的万丰锦源工业机器人生产车间新春开工现场一角。记者 张亮宗 摄

样本1

一根丝的跃升

这个春节,化纤板块的年终报表让精工集团总裁楼宝良过了一个舒心年。“终于实现了扭亏为盈。”楼宝良说,经过难熬的阵痛期,更坚定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决心。2018年,公司锁定新纤维材料制造方向,全速推进产业整体升级,二期年产16万吨循环差别化纤维项目正加紧建设。

而“精工”的兄弟浙江精业新兴材料有限公司,凭借一根比头发丝细,2000℃高温下纹丝不动的碳纤维,打入航空航天领域,去年,一举跃升为国内碳纤维研发制造龙头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倍以上。

“精工”和“精业”同属于“精功”旗下。10年来,“精功”将一根传统涤纶丝一步步变身为新型涤纶丝、再生纤维、碳纤维,“精功”丝如今已经覆盖民用和产业用两大领域,横跨纺织和航空两大产业。每一次跃升,是创新驱动的成果,更是企业家坚守实业的成果。

化纤产业,在许多绍兴人心里,是抹不去的一团阴云。10年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绍兴传统化纤龙头企业接二连三陷入困境,产业遭到重创。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那一刻,绍兴觉醒!

在最艰难的时候,把发展的注意力、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效益上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去除低质无效供给向创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供给转变,这是“精功”跃升的科学路径。以新型涤纶丝为例,从改变纤维结构入手,公司开发出一批个性化产品:竹节纱、超无光、双中空……这些新产品成为利润贡献的主力军。公司新产品的占比,由两年前的不到10%跃升到目前的近50%。

用了10年,化纤产业挺过来了,并扬眉吐气,“精功”是一个鲜活例子。奋斗不松懈,创新无止境。放眼全球,提高供给侧质量,这条路,值得“精功”深耕,也值得许多传统企业探索实践。

样本2

一个航空产业梦

3年前,山区小县城新昌抛出一个航空产业梦,许多人不以为然。3年后,当美国ACT公司、加拿大钻石飞机工业公司……这些全球航空制造业的知名企业被新昌企业一一收入囊中后,这个梦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是的,它确确实实已经在新昌落地生根。长长的跑道、雄伟的航管楼、现代化的飞机组装厂房……到过万丰航空小镇的人,都会被眼前的景象触动。新昌凭什么梦想成真?

“这个梦是创业者凝心聚力的结晶。”一位长期关注我市航空产业发展的资深专家坦言,企业冲锋陷阵,政府部门全力以赴保驾护航,这是新昌筑梦的关键。

放在全省乃至全国制造业版图上,航空产业对新昌来说是零基础。“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资本,更有专注实业的匠心。”万丰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语气坚定而执着。

2016年秋,投资100亿元的航空小镇项目启动建设,紧接着,以航空小镇为圆心的航空产业梦开始夯土垒基:2017年春夏之际,恒鹰动力落户新昌,是年秋,新昌县成为首批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单位,岁末,万丰收购加拿大钻石飞机工业公司……

航空小镇“跑”得如此快,除了企业主动作为,背后更有政府的大力扶持。“一周内拿出供地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还承诺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恒鹰动力董事长陈一鹰坦言,政府部门的竭力支持与倾心服务,让企业倍增发展信心。

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以飞机整机制造为核心,延伸通航上下游产业,培育航空创业服务,发展航空商贸服务,配套完善文化旅游和生活服务,构建通航全产业生态体系,如今的航空小镇日新月异、拔节成长。

“依托万丰航空小镇,打造以万丰为龙头,日发航空、恒鹰动力等企业为互补的新昌航空板块全产业链,把万丰航空小镇打造成更高能级的新昌航空城,确保通用航空产业成为新昌未来发展的一张金名片。”今天的新昌,底气实足。

■ 采访手记

念好“两业经” 转出新天地

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召开的第2天,恒鹰动力董事长陈一鹰就飞往美国洽谈研发项目。当我获悉这个消息时,内心触动。巧合背后是干事创业者的共鸣。这样的共鸣,激起了振兴实体的春潮。

2017年,绍兴经济再上新台阶,一个亮眼的数据的是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7.9%,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经济发展的内生变化,归根到底靠的是坚守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结构性调整,这正是绍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取得的成果,这份成果,2018年要继续做大做强。

念好“两业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正是保持和扩大成果的行动路径。2018年,全市上下要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并举,推动资源要素向“两业”集聚、政策措施向“两业”倾斜、工作力量向“两业”加强,全力推动产业有机更新、破旧立新,向现代产业体系进发。

依托传统产业的深厚基础,培植新兴产业,传统医药企业新和成“生”出新材料板块,这是有机更新;淘汰落后产能,上马绿色高端项目,瑞雪蓝色印染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印染智慧工厂”,这也是有机更新;整治开发区,绝不能把企业一搬了之、一关了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了做“减法”,还要及时做“加法”,补充和导入新的企业和产业,实现高品质“腾笼换鸟”,这是破旧立新……

我们说,过去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则是“一个产业赋能一方水土”。对绍兴而言,让旧的脱胎换骨,让新的茁壮成长,如是更新,逐步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源源不断积蓄起新一轮发展动能。

显然,政府的科学决策与企业家们的实干作为已经同频共振,激起一片干事春潮。

 


作者: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