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区域新闻 >> 嵊州市
岸上岸下同治 修复保护生态
嵊州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2017年08月21日 08:58:15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嵊州曹娥江综合治理工程鸟瞰

经过两年的建设,8月18日,嵊州市曹娥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竣工验收,这也是浙江省“五水共治”中完成的第一个EPC(总承包)项目。

嵊州曹娥江综合治理工程是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工程全长约18.7公里,自浦口屠家埠至三界下市头段,总面积约131.84公顷。“曹娥江全长近200公里,一直以来,沿江各地主要是以河道治理为主,而曹娥江嵊州段重点突出水岸综合治理。”华东设计院高级经济师、项目经理史晓刚介绍说,该项目在保障固堤、滞洪等防洪防汛功能的同时,依托剡溪山水人文资源,实现“水利、旅游、景观、生态、文化”五位一体的功能融合。目前,作为项目的一部分,沿线绿道的慢行系统、绿化系统、标识系统等已经全面贯通。绿道全长35公里,人们可以行走骑车健身,欣赏“风开湖山、蒹葭江畔、清风诗韵、嶀浦望潭、溪行花海”等五处精品节点。绿道中分布了25个二级景点,其中芦荡湾、斐绿叠丹、漫花滩等景点已成了人们旅游的好去处。

在完成一系列水利设施改造后,沿线绿道、生态护岸、绿化提升、地形整理等工程都围绕岸上岸下综合治理来展开。而工程重点是对江边的生态进行修复和保护。在清风大桥下侧,记者看到了一个特殊的瀑布群。从嶀大山汇集的水流原先从这里一处水洞直抵剡溪江,为了保护水土不流失,施工人员用大石块堆积成几个梯形坡面,水流从高处缓缓泻至江边,既缓冲了水的力量,又成为一处景点。

项目区域内,多采用郊野自然式搭配手法和生态修复手段,体现“花、果、林、竹、芦、草、荷、茶”的多种植物生长环境,以达到固本固土的目的。共种植乔灌草水各类植物约250种,其中乔木约10万株。据了解,除了一些重要河段必须采用水泥或石块加固外,许多地方都采用了松木桩,而不是采用水泥预制桩。记者在曹娥江支流里东江“溪行花海”湿地公园看到,由于种植了大量的水生植物,实施了一系列的水系统治理,生态环境大为改观,鱼类明显增多,这片原本杂乱的沙场如今已是白鹭成群。


作者:记者 俞其军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