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嵊州市“无违建”创建办获悉,截至6月30日,该市今年已累计完成拆违400万平方米,而绍兴市下达的全年168万平方米拆违任务已于5月份完成。


图为改造后的嵊州城北入城口。记者 张亮宗 摄
众志成城
打响拆违硬战
“20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要求5个月完成,400万平方米拆违任务6月底前完成。” 3月11日,在嵊州市治水拆违灭旱厕工作专题部署会议上,嵊州市委书记孙哲君明确要求,拆违是省委、省政府“拆治归”组合拳的重要内容,也是绍兴“八大战役”的主要战场,必须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打好这场战役。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 “三改一拆”战役在嵊州全面打响。
拆违战打响后,嵊州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各司其职,纷纷投入到这场战斗中。该市主要领导半月进行一次督查,分管领导一周召开一次例会,以听汇报、看现场、提问题、解难点等方式,力促拆违攻坚;牵头部门、21个乡镇(街道)各自出台细化工作方案,形成乡镇(街道)、村两级创建网络,以挂图作战、问题清单、销号整改、微信实时播报等多种形式,营造“比、学、赶、超”的拆违氛围,全力推进今年“无违建”创建工作。
据了解,拆违战打响以来,嵊州市通过实行干部责任捆绑,把拆违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实现“控违拆违”两手抓。对于小城镇建成区违建专项整治、企业违建专项整治、危害公共安全违建专项整治、沿路沿河违建专项整治、农村非法“一户多宅”专项整治和城郊接合部违建专项整治等6大重点,在乡镇(街道)自找短板问题、摸清违建底数的同时,市“八大战役”督查办联合牵头部门进行不定期地找问题、下发整治单,以拉高创建标准。从5月15日起,嵊州市纪委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了9个督查组,对全市新增违建情况进行专门督查,有效遏制了农村新增违建。
拆违“铁军”
不缺侠骨柔情
嵊州市“无违建”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拆违工作之所以能迅速推进,离不开精准谋划,也离不开战斗在拆违前线的“铁军”。
6月26日一早,剡湖街道办副主任吴波便去后璋村督阵,后璋村的拆违任务是8000平方米,因为前期工作做得到位,违建拆除顺利进行。“两天内能超额完成拆违任务。”吴波告诉记者。之后,她又前往里坂村,该村正在创建“无违建”示范村,吴波与其他街道干部和村干部一起走访拆除点,仔细研究拆除方案。期间,有村民对一些政策不是很理解,向吴波诉委屈,她又耐心地进行解答。
吴波是一位女干部,但在同事眼中,她的“铁军”精神丝毫不输男同志。“今年拆违开始,她还没休息过一天,双休日都在加班,晚上几乎每天都到深夜。”吴波的同事告诉记者。剡湖街道今年的拆违任务是28万平方米,必须在6月底完成,吴波说这几天非常关键,是攻坚阶段,她和同事们会更加忙碌。
在嵊州的拆违战中,像吴波这样的干部不胜枚举,他们发扬“白加黑”“5加2”精神,忘我工作。在采访中,很多干部表示,作为战斗在拆违一线的基层干部,既要有敢于碰硬钉子、啃硬骨头的精气神,也需要侠骨柔情的一面,为老百姓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工作。
鹿山街道今年的拆违任务繁重,但街道干部上下一心,拆违工作顺利推进。6月21日一早,街道办主任俞君鸣就到江夏村现场指挥拆除工作。当天,江夏村拆除违建面积1万多平方米。俞君鸣对村庄的拆除点和拆后利用等情况都了如指掌,碰到个别村民心有疑惑的,就主动上前耐心解释。他说,拆违中碰到困难是难免的,有个别村民不理解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只要依法拆除,耐心做好解释,最终会取得老百姓支持。
拆后环境
更加美丽宜居
这几天,嵊州市民惊喜地发现,城北入城口不仅路变宽了,也变漂亮了。据悉,嵊州市用4个月时间,拆除从上三高速出入口到嵊州宾馆全长4.6公里两侧存在多年的乱搭乱建和可视范围内的存量违建,取而代之的是绿化、美化工程,现已初见成效。
早在今年初,嵊州市就确定了22个集镇所在村和183个环境整治示范村创建的重点,同时要求对辖区内的国、省、县及乡道进行全面整治。
眼下,在嵊义线长乐段,110个拆除点已全部拆除完毕,正在加快绿化、美化工作;在绍甘线崇仁段,原先的一片乱搭乱建及破旧的用房拆除后,已打造成为小公园……从5月中下旬开始,一场打响嵊松线整治战役的序幕又全面拉开:5月26日,石璜镇拆除了嵊松线43处违建点,拆除建筑面积5584平方米;6月2日,甘霖镇对嵊松线柳岸至义杜段的42处存量违建进行拆除;鹿山街道在前期拆除的基础上,再次重新摸排、制订方案……
看到拆后环境越来越美,老百姓从开始的抵触、观望,变成后来的拍手称赞。嵊张线、曹娥江就是最好的写照,在整治前,这一路一河两侧不是黄砂场、建筑堆场,就是乱搭乱建,而今,有的地段变成了公园,有的建设了绿化通道、塑胶跑道、自行车道、凉亭等设施,成了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拆违后的美丽蜕变,最终受益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