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剿劣“作战图”墙上挂,辖区内河流分布、剿劣目标和任务都心中有数;
一张劣V类和V类水体剿灭进程表,细数“这些年”的水体整治进度;
一叠水体档案“户口本”,水体情况、成因和治理措施记录成册。
这又是什么治水“新招式”?


这个摆满治水“秘籍”的屋子,是越城区鉴湖镇剿灭劣V类水的“作战室”。
“先明确水体名称,找准劣V类水质成因,再细化治理任务,整理归档,哪些水体需要重点攻坚,哪里治理难度最大,由谁负责都要一目了然。”——剿劣这件事,在鉴湖镇宣统委员马青具体落实下,显得井井有条。


“天热起来了,心里总是惦记着水质变化。”马青是多柱江上游段河长,也是鉴湖镇治水的“指挥官”之一,他每天都要到镇上大小河道边转上一圈才安心。
作为绍兴城市的“后花园”,鉴湖镇山塘水库众多,湖山相映,农田野趣,景色盎然。62条河道在这里交织成网,68个小微水体点缀其中,水系相连,道路相通。

剿劣“攻坚战”打响后,各村实地踏勘辖区内每一条河道,全面摸排出劣V类水和V类水体35个。
鉴湖镇治水的“老大难”问题在于微小水体(池塘)较多,因淤泥长年堆积,堵塞了与外来水体相连的通道,成为一处处死水。


打造剿劣的“样板”,再“复制”到别处去!先拿冈井头池塘率先“开刀”——
抽干清淤40立方米;
增加池塘内入水流量,改造水库水接入管道;
修剪塘边树木,清理周边废弃垃圾杂物;
在池塘中心种植水芦草,净化水体;
新增专业保洁人员,全天8小时不间断地打捞保洁;
……
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从剿劣“样板”冈井头池塘铺开,镇上池塘逐渐“活”起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专项治理,35个劣V类水和V类水体中已有34处达标,还剩一块“硬骨头”——南池村河(春风公寓旁河道)——位于镇域中心地块,是一条断头河,自净能力弱。
镇村两级多次对该河道进行排查,发现污染主要原因在于个别住户及临街商户擅自改变管网,将废水、洗涤水,甚至污水接入雨水管,加之春风农贸市场鱼禽剖杀污物(水)入河所致。
摸清底数后,鉴湖镇制定了治水“三部曲”——生态工程、清淤和联合整治。
一步走——投入近40万元,引进“纳米生态修复技术”,提高河道自身净化能力;
二步跟——全面清淤,清洗管网,引进活水,净化周边入水“质量”;
三步稳——对周边农贸市场、春风社区进行排查,严禁私排污水。可喜的是,经过治理,从4月份开始,南池村河的水质一直保持在V类水及以上。


水岸共治,水清了,岸美了,治水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在阳光下河道泛着粼粼波光,倒映出枕河人家的粉墙黛瓦,临河小公园和游步道也都“装点”好了。
眼前的南池村河承载着鉴湖镇治水的期许,村民们也愈加珍惜整治后的村容村貌,自愿护水的人多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