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7点不到,晨曦刚刚穿透薄雾。
沐甚雨,栉疾风,一个风尘仆仆的身影早已在河边转悠了一圈,边走还不忘拍照、记录着什么。

1971年出生的他,在部队服役时曾是一名特种侦察兵。现在他在河边疾行,一般人跟都跟不上他。
他是越城区(高新区)陶堰镇泾口村党总支书记俞建刚。

他办公室挂着一张“泾口村剿灭IV类水作战图”,治水如同作战——这个“特种兵”喜欢这种感觉。

俞建刚还是泾口村三条河的河长,所管河道总长约1750米。他依然坚持每天早晚巡河,并督促每个村干部至少“一天一巡”。
“不每天巡河,怎么知道河道有没有出现状况?”
泾口村坐落在陶堰镇的最东面,与上虞东关街道接壤,104国道、肖甬运河穿村而过,水域面积150余亩,村内共有大小河流11条。


在“五水共治”战役中,泾口村已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除了蛇肚江尚是IV类水,其他河道均已到达III类水体标准。
从去年7月开始,泾口村冶水的攻坚战开始了,意图改善蛇肚江的水环境。投入500余万元,完成村里550户家庭的截污纳管工作,将厨房等生活污水经终端生态处理后再排放……

“蛇肚江比以前变干净了!”家住河岸边的村民程阿姨说,从前一到夏天,水面上就像布满了绿色的油腻腻的东西。
原来蛇肚江边已建起了泵房,1分钟可以抽2个立方的水,河水处理后转入大运河,蛇肚江的水一下子“活”起来了。程阿姨的丈夫也是“村民护河队”中的一员,他不计报酬,常常义务打捞河面上的水草、垃圾、漂浮物。

“我们正在建设污泥沉降池,在深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基础上,开挖水草净化养殖池,实现污水‘二次净化’。”

但蛇肚江水质!还是让俞建刚牵肠挂肚。他坦言,近来检测发现,蛇肚江的PH值虽趋于正常,但氨氮量仍然超标。
他有特种兵的敏锐,天天在河边走,似乎发现了蛛丝马迹:经过种花木农田的蛇肚江水,氨氮明显超标。
“有情况!难道是化肥农药的残液污染了水质?”

对所有流入蛇肚江的种植绿化农田排水口进行堵截,通过开挖沟渠净化后再流入河流!俞建刚似乎胸有成竹,并要求职能部门帮忙前来检测。如果当真,这个“特种兵”有的是办法!
“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剿灭IV类水,最主要的是要把蛇肚江水质拿下来。” 这个省级文明村,治水的套路和效率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