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体现了制度构建对权力制约的重要性,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体现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决心,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依法治国的必然之举。
权力制约带来政府公信力。现在不少老百姓觉得政府部门不值得信任,认为政府部门必然是站在他们的对立面,遇到了问题,并不寻求合法的解决途径,而是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出现这些社会现象,与我们的人治思维和人治社会环境有不可否定的关系。当干部手中的权力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以权谋私、人情关系成为常见现象时,我们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就会被消耗殆尽。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其实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习总书记都把反腐败与“人心向背”联系在一起。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只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才能避免我们的政府陷入信任危机。
权力制约可以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权力制约可以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以公平的分配,使程序运行受到制度保障,使政府部门发挥出其应有之义。法律原则有公平正义之说,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我们党掌握的各种执政资源比过去丰富了。党员干部作出的决策,手中的权力关系到公共资源的分配,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由此带来的社会公平与正义。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依法治国、施惠于民的必然选择。在人治社会里,我们经常谈到人和信任。一个人不能代表广大群众的利益,盲目的信任也仅是一种主观的判断,人治社会里,办一件事情的人情成本、机会成本、时间成本之高,大家想必都有切身体会;而法治社会环境下,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保障权力正确运行。明确的工作制度,可以让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聪明的制度可以避开人治时期的利益陷阱,并达到利益均衡。明确的、合法的制度让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家的行为都具有可预测性。当然,这种科学的制度的构建,有赖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赖于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更有赖于广大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律意识的提高,当大家想去政府部门办一件事,首先想到的是要遵守什么法规政策、而不是首先想到我要去找什么熟人托关系,法制社会才算是真正实现,在这样的社会,权力才是真正的被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