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人生在世,“衣食无忧”只是物质上浅层次的满足和拥有,信仰——精神层面上的富有、灵魂深处的依靠,才是一个人持续前行、一个家庭世代传承、一个社会和谐发展、一个国家长盛不衰的动力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了“信仰”。总书记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称为“总开关”。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总书记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信”是发自内心由衷的认同和真诚的服膺,“仰”是身体力行坚定的维护和执着的追随。对个人来说,信仰是个人行为的支柱;对民族来说,信仰是凝聚民心的精神;对国家来说,信仰是国家意志的核心。从小的说,“向善积德”传统美德,就是信仰;往大处看,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就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信仰。
信仰是支撑一个人朝着既定目标坚定走下去的无形动力源泉。心中有一个信仰,就会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动力,并为此付出一切努力,实现理想和愿望。习总书记说,“在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前赴后继;和平年代,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时至今日,正是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一首《国际歌》,唱出了共产党人对信仰的无尚忠诚,对信念的无比执着,对选择的无怨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标志特质,就是引领我们知行合一,把伟大的理想、信仰,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脚踏实地具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