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区域新闻 >> 嵊州市
线上与线下并重,治理与自律结合
嵊州畜牧养殖实行全天候立体监控
2017年05月10日 09:13:53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五一”前夕,嵊州畜牧监控平台全面上线运行,对该市408家生猪养殖场实行视频监控和沼气池液位监测。至此,该市形成了线上线下并重、全天候监管畜禽养殖的立体网络。

嵊州是我省传统的养猪大县(市)。近两年来,通过多种措施,该市关停了2315家影响环境的养猪场,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目前,该市留存生猪养殖场408家,存栏生猪20.3万头,分别占绍兴市的52.37%和29.85%。对留存的生猪养殖场,嵊州建立了“一牌一档两废三养”制度,即设立公示牌,注明场主姓名、畜种、存栏限量、治理路径、巡查责任人和举报电话等;健全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档案;废水和死亡动物治理设施有效运行;严禁出现关停复养、少批多养和擅自新养等情况。

为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嵊州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列为剿灭V类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并专门制订了畜禽养殖场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专项考核办法,市政府与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区签订责任状,层层抓落实。建立健全村、乡镇、市三级网格化巡查机制,重点监管已通过验收的存栏规模在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和存栏规模在1500头以上的水禽养殖场。目前,嵊州市共有427位巡查员,村级巡查员每周每场巡查1次,乡镇(街道)巡查员每半月巡查1次,市级巡查员不定期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

力度最大的当属线上监管。从去年年底开始,嵊州投资近1000万元,在全市生猪养殖场建立智慧农业畜禽养殖实时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完善畜牧安全、污染治理监管机制。该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和沼液监测系统两部分组成,主要在猪舍、产房、饲料加工区、污水处理设施、氧化塘、排污口、病死猪处理池等设立监控点,形成全市监控网络。

嵊州越冬牧业有限公司员工张相冬告诉记者,以前一天忙下来,不仅腰酸背痛,身上也是又脏又臭。现在在电脑和手机上就能实时掌握生猪的生长情况和治污设施的运转情况,十分方便。智能监控系统不仅方便养殖户,更能让监管人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实时监测养殖场动态排污情况。据了解,目前,该市已在养殖场、屠宰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及农林基地等设置450个监控网点。


作者:记者 俞其军 施展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