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沥海镇南桥村南门河正在清淤
3月30日,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滨海新城沥海镇南桥村党总支书记杨江丰,沿着村里的南门河认真查看了几个重点清淤点。回到办公室后,杨江丰将当天的清淤整治情况记录了下来。“剿灭劣Ⅴ类水,滨海新城正在实施‘五色作战图’,南门河正在进行清淤处理,每天的整治动态都要记录清楚。”杨江丰告诉记者。
杨江丰说的“五色作战图”,全称是“滨海新城‘劣V类水和V类水’剿灭战工作进展督查情况表”,它犹如一部敏锐精确的治水导航仪,不仅标注着沥海镇22个村1130个水体的具体方位,还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整治办法:大红色代表砌石提升、紫红色代表生态治理、蓝色代表清表清淤、黄色代表平整排水、白色代表保洁长效。
滨海新城剿灭劣Ⅴ类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傅岳军告诉记者,为了精准绘制“五色作战图”,他们以新城卫星影像图为蓝本,做了三轮地毯式大排查,全面摸清了区域内劣V类、V类水和各类污染源,做到了全覆盖、无盲区。
摸清底数后就要实行集中攻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滨海新城制定了镇、村两级作战图,明确作战计划和作战方案,实行挂图作战、挂牌督战、销号管理。在对所有水体实行“五色图”管理的基础上,对已上报的187个疑似劣V类水实施“截、清、治、修”的“一点一策”重点剿灭方案。
张校灿是沥海镇南桥村的村民代表,自从村里开始剿灭劣Ⅴ类水行动以来,他也忙碌了很多。“我们村里一共有15个水体,分为4批整理,南门河、新桥河是首批整治的河道。整治前,村里就多次组织我们去实地踏看,并听取我们的意见。村里的水治理好了,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现在很多村民都会自发到各个水体去看看,给村里的整治提建议,全民治水的氛围特别浓厚。”
实施水体环境大整治,不仅要剿灭劣Ⅴ类水,更要实施长效管理,全面修复河道生态。因此,滨海新城在加快推进水体整治的同时,还按照引得进、流得动、排得出的要求,打通断头河,逐步恢复坑塘、河湖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构建良好的水生态系统,让滨海新城的水体真正“活”起来、“清”起来、“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