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昨天,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马卫光先后到嵊州、新昌调研。他强调,嵊州、新昌要坚持创新引领,通过发挥优势、挖掘潜力,补齐短板、打牢基础,量质并重做大产业,协同融合做活城市,实现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跨越,力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嵊州,马卫光考察了嵊州市新人民医院、城南新区碧桂园工地及“美妙三公里”建设现场、巴贝集团和亿田电器。在新昌,他到万丰航空小镇、钦寸水库工程建设现场以及新和成公司走访调研,详细了解民生实事工程、新城开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小镇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推进等情况。他还分别在嵊州、新昌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两地工作汇报,研究指导下步工作。
马卫光指出,嵊州、新昌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努力在扩大经济总量和提升产业层次上有更大突破。嵊州要利用现有重点产业、企业,着力做大做强工业制造业,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培育更多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和小巨人企业。要充分发挥空间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招商层次,特别要依托日益显著的交通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建设陆港,通过布点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吸引更多先进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新昌要在优化存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增量,通过大力开展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引入更多创新主体、投资主体和产业主体,加快可持续高端制造业及相关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要坚持以创新促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做大做强区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马卫光强调,嵊州、新昌两地具有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要站在融入绍兴大城市,融入杭州、宁波、金华-义乌三大都市区的高度,加快推进区域协同,放大城市空间位势,提升城市能级水平,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要按照优势互补、资源整合、集约发展的思路统一规划、整体建设,根据各自特色推进产业错位发展,不断提升两地竞争力,真正实现“1+1>2”的共生效益。同时,要坚定不移抓好“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不断改善城乡环境,争取更多发展空间。要充分利用两地丰富的人文优势和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为加快区域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马卫光强调,岁末年初,嵊州、新昌要对照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攻坚克难,全力冲刺,努力为绍兴全市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同时要抓紧谋划部署明年“开门红”工作,拉高标尺科学制定新一年工作思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