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越城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工作正式启动,全区42家农资店被列为首批回收点。
根据越城区(高新区)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与处置实施方案,辖区内因农业生产产生的、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农药包装物,包括废弃农药包装瓶、包装袋等将统一进行回收处置。
越城区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韩春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原先,这些包装物很大一部分被随意弃掷在田间地头,残留的农药渗入土壤、融入溪水,污染着农村生态环境。同时,由于塑料瓶、塑料袋、玻璃瓶、铝箔袋等不易降解,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据了解,农户将这些农药废弃包装物交至相应回收点,可以获得一定金额的奖励,比如,300毫升以上的废弃农药瓶每只1元;50克(含)以上的废弃农药袋每只0.2元。目前,全区共有42家符合回收条件的农资店被列为首批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点。“经集中回收后,这些废弃物将被归集到存储单位,最终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韩春芳说。
编后
农药包装废弃物
“家”在何方?
废弃农药包装的“回家之路”,在我市其他区、县(市)早已启动。2014年,省农业厅在全省21个县(市、区)试点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我市的柯桥区、上虞区和诸暨市纳入试点,其中,上虞区于当年就率先启动了试点工作。
随着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的全面推开,如何创新回收模式,提高回收率?回收上来以后,如何解决无害化处理能力跟不上回收速度的矛盾,避免因存放而造成二次污染?各地在废弃农药包装回收处置方面取得的经验、碰到的难点,本报将展开跟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