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区域新闻 >> 嵊州市
长乐镇长驻西白乐忘忧
2016年04月12日 09:05:2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西白山上玉树琼花

西白山为嵊州市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096米,是嵊州母亲河——剡溪的发源地之一。西白山区域峰峦叠嶂,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植被覆盖率高达94%,拥有香榧观光园、高山湿地、第四纪冰川崩塌遗迹、金钱松林、红枫林等自然景观。这里是天然的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中药材品种有数百种。长乐镇小昆、葛英等村海拔500米左右,夏季气温较低,在酷暑时节只需电扇降温,晚上入寝还需盖被,是夏日避暑的理想地。这里云雾飘渺,古道长长,从小昆到西白山主峰,一步一景,渐入佳境。

总体规划:一心二环四区

去年上半年,嵊州市成立了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精心打造西白山这一嵊州的“后花园”。由该市农办牵头,旅游、交通、文化等13家成员单位配合,启动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总体框架为“一心二环四区”,即以西白山主峰为中心,以串联四个核心村的内环线以及穿越长乐镇、石璜镇和通源乡的外环线为“二环”,重点培育以小昆村为核心的深山古韵、以葛英村为核心的佛道仙踪、以三王堂村为核心的云海茶香、以白雁坑村为核心的榧石奇缘四个片区,同时提炼“八景十胜”穿插其间。

长乐镇作为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区域,拥有万顷松海、千亩竹林、高山湿地、一望无际的忘忧草,以及“江南小布达拉宫”小昆,道家胜地葛英……镇党委、政府借势借力,积极行动,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造福山区百姓的民生大事来抓,着重在推动产业提升、文化挖掘、民宿培育、完善基础设施、开发景观景点方面下功夫。

山腰环线串起美丽风景

苍茫西白山上,长乐镇的一些美丽村落如珍珠散落其间,藏在深闺人未识。村与村之间,虽近在咫尺,但山路弯弯,路途遥遥。让村民出得去,让游客进得来,关键是打通道路,把这些古朴美丽的村子串成一线。山腰环线打通,游客即可快速通往主峰西白山山项。

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成了长乐镇的当务之急。长乐镇专门组建了班子,向上争取资金,发动相关各村分头行动,寺西苑村白术园自然村至小昆村、小昆村至水口村雀桥自然村等公路路基很快破土动工,到2月底,小昆村至白术园自然村宽6米、长2.8公里的路基全部完工,路面硬化工程即将启动。紧接着,小昆村至雀桥自然村公路完成设计和勘探,路基施工即将开始。至此,西白山美丽区块长乐区域“一环”已初步形成。随着区域核心道路的开通,这里的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可源源不断运出大山。

道路的开通,方便了游客。长乐镇还在主要的景点建起了景观台,设立了景区标牌。同时还设置载体,举行自行车环山游、千人登山、美丽山村摄影大赛等活动,不断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力。

民宿经济让百姓得实惠

西白山区块美丽乡村建设归根结底要让百姓得到实惠,让地处深山的村民从中受益。对此,长乐镇特别注重民宿经济发展,成立民宿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奖励制度,适合对象是列入西白山美丽区块建设的相关村落,包括小昆、葛英、白术园、雀桥、油竹潭等。奖励政策规定,对新发展并通过嵊州市农办验收合格的农家民宿,在嵊州市奖励政策的基础上,镇里再进行奖励。此外,长乐镇对民宿经营者和服务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烹饪技能以及消防、卫生、礼仪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民宿经营服务水平。去年7月,山口村葛英自然村村民朱小江率先将自家的房屋改造成有6个房间的民宿,门口还建起了一个简易的停车场,一到节假日,游客就会纷至沓来。到目前为止,长乐镇小昆、葛英等村已建成了10多家民宿。这些原来寂静无比的小村子开始热闹起来。

西白山美丽区块的建设,村民受益,村干部也全力支持。小昆村原有两间破旧的学校校舍,村里每年要花不少钱进行维修。去年在上级部门和长乐镇政府的支持下,小昆村对校舍进行改造,建成拥有12间标准房的民宿,并在今年年初成功招租,仅这一项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近10万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长乐镇还着力挖掘新的乡村旅游增长点。傍山沿溪的蓬瑠村与东白山遥遥相望,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古村风貌,吸引了大批艺术家前往采风创作,嵊州市文联已在该村打造摄影创作基地和美术写生基地。嵊州市农办正着手进行蓬瑠村村庄规划和前期工作,致力于打造一个乡村体验和艺术创作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特色村。

榧香揽胜

“净土福地”葛英村

葛英村是长乐镇山口村一个百户人家的自然村,位于自山下平原陡起的西白山腰,海拔500米左右。此地,视野无阻,可一览剡中平原胜景,有吞吐寰宇之气势。或许因为这种气势,葛英村多与名人结缘。相传三国时吴国的著名道学家葛玄在此修道炼丹,种茶采药,治病救人,福荫后世,故取村名为葛英。1961年春,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田家英曾在此蹲点调研,参加起草了著名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农业六十条内容。

葛英村也是释道同昌的净土福地,山下有南朝公元425年建的下鹿苑寺和公元430年建的上鹿苑寺。鹿苑寺遗址旁有一条登山古道直通葛仙翁祠,对面有一座高山,山形奇特,层层叠叠,风景秀美,侧面视之似一片片古代书简,相传葛仙翁曾在此山上采药,因此有了“百草园”之名,又名“书册山”。

“山野古韵”小昆村

小昆村三面环山,地势高峻。山林面积占比在70%以上,一年四季空气洁净。

民居依山而建、高低错落的小昆村被驴友们亲切地称为“小布达拉宫”。现存建于清乾隆35年(1770年)的高台门、老屋台门,以及马氏家庙、大王庙、梯云桥、万年桥、万安桥、平田寺遗迹等古建筑及遗址,古风俨然,古韵悠长。2013年,小昆村被列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利用村。

小昆村域范围内地貌复杂多变,间有规模巨大的石浪群,为第四纪冰川地址崩塌遗迹,留下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尤以“昆山八景”为最,流传下七绝、五绝、七律、八咏等诗文,体现了小昆古代文人深厚的文学修养。

层层叠叠的梯田,一片片黄绿相间的水稻;绵软松润的高山湿地,一望无际的忘忧草尽情绽放,数百株巨杉环列左右;一碧如洗的蔚蓝天空,映衬着青翠挺拔的金钱松林;3000多棵百年榧树,寄托着村民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流连在小昆村,徜徉于自然与古风融合的山野古韵,足以让人忘忧。

雾锁山村


作者:撰文 俞其军  摄影 张亮宗 马玉龙等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