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将“戒尺”还给老师,老师们却摆摆手。这不仅令人唏嘘,更值得一些人反省。是什么让老师们面对教育惩戒权退避三舍?
从一些新闻中可见端倪:孩子座位被调整了,家长投诉要求换班主任;孩子犯错被叫家长,家长带着律师和录音笔来校;就连去年轰动一时的“严书记事件”,起因也是一位母亲不满老师将女儿单独安排座位,要求老师公开道歉……
这些案例看似各有轻重,背后却有同一个逻辑:在一些家长眼里,自家孩子内心脆弱、自尊心强、行为无辜,不仅打骂不得,连说都说不得。在不少家校矛盾事件中,常常可见家长“小题大做”的身影,而一些管理部门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最终导致家长泄了火,老师伤了心。
教育业内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管赔礼道歉,二管家长维权,三管辞职赔钱。这句话形容的正是老师管教学生可能导致的后果。
不难发现,在一些典型案例中,父母的“玻璃心”直接导致了维权行为“用力过猛”,进而引发了激烈的家校矛盾。这令人不得不问一句,老师不再拿戒尺,究竟是因为如今的孩子娇贵如同“瓷娃娃”,还是因为部分家长有颗“玻璃心”?
必须承认,在一些极端个例中,确实存在老师滥用教育惩戒权的情况,因此,家长有意识、有能力维权并非坏事,它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但我们在肯定家长维权意识提升的同时,也不得不提醒一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如果以维权之名行“校闹”之实,小题大做,一惊一乍,伤害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家校共育的良性互动,长久来看,最受伤的是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鼓励、也同时需要纠偏的孩子。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及对学生的教育时曾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一边寄望于老师教出好孩子,一边又反对老师惩戒“熊孩子”。如果家长放任并无限放大自己的“玻璃心”,无异于既要老师履行管教义务,又不允许老师拥有管教权利。
除了导致老师“不敢管”,父母的“玻璃心”对孩子还有着更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孩子的成长自有其规律,而父母过度的关注甚至是焦虑,化作过激反应投射到孩子的教育中,实则是对成长过程的“过度参与”。以“包办”的方式代替孩子面对挫折,鲜花掌声全给你,日晒雨淋我来挡,这样的“温室教育”,如何能教出“硬核孩子”?父母尚且“输不起”,孩子怎会“不怕输”?
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玻璃心”面对批评与挫折,并以激烈的态度拒绝反思,这无疑是一种偏激的、错误的行为示范,甚至会给孩子的成长营造出高度敏感、极端情绪化的环境。父母的心境是一片大海,孩子是海上的一艘小船,如果大海动辄波涛汹涌,小船又如何能平稳航行?挨批评就“炸”的父母,如何能教出情绪平和的孩子?
鼓励与惩戒,是教育的AB面,无论缺了哪一面,教育都是单薄的、片面的。如果适当、合理地行使教育惩戒权,却动辄得咎,教育这个“良心工程”难免会变成“寒心工程”。“玻璃心”父母带不出“硬核娃”。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