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诸暨近八成政务新媒体关停

2019-06-15 07:14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 珏 王晓宏

昨天,诸暨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发布了一则数据:该市186个政务新媒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账户、抖音号等),147个停止运营,占比近八成。“向政务新媒体‘开刀’,用实际行动给基层干部减负。”该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3天前,诸暨市江藻镇负责乡镇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吴海军发出停更公告。“水乡江藻”微信公众号自2014年开设以来,每个月4期的编辑更新任务,占用了该镇干部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除了我要编辑信息外,不少干部也要及时撰写各工作条线上的信息,带来的压力不小。”吴海军说。

今年6月初,诸暨市网信办和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发布了一则《全市政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集中整治的通知》,对粉丝不多、服务群众效果不显著、日常信息更新牵制基层干部大量精力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展集中整治工作。

诸暨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诸暨的186个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基层政务新媒体,涉及诸暨市级机关部门,以及全市27个乡镇、街道。关停147个政务号后,除保留必要的政务号之外,剩下的微信公众号今后将陆续整合到“诸暨发布”当中。

诸暨市委宣传部宣传科负责人介绍,今后“诸暨发布”将发展成为全新的新媒体矩阵,一些乡镇和二级部门的政务信息将在子栏目中呈现。这样一来,可解决政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过多、基层信息采编任务重以及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等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政务微信公众号泛滥,部分微信公众号功能定位不清晰。一些基层镇街,同时存在多个微信公众号。如越城区某镇就有该镇命名的政务发布和乡村游两个公众号。还有不少公众号内容更新不及时,如嵊州某局的公众号最新一期内容就停留在今年5月29日,之后再无更新。

一些乡镇干部在记者采访中表示,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很好,有利于宣传各项政策法规、工作动态等,但实际维护运营过程中,信息采集、排版制作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由于工作繁忙,到后来渐渐疲于应付。且有的公众号关注人数有限,内容阅读量很低,渐成累赘。而且在公众号的维护运营上,也要花费不少成本。有的单位出资委托第三方运营,后续管理不严,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院长何海翔博士表示,政务新媒体是“指尖上的政府”,目前我市政务新媒体发展态势良好,特别是基层政务新媒体较为活跃。然而,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等问题,出现“僵尸”“睡眠”“雷人雷语”“不互动无服务”等现象,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成为基层干部工作的负担。目前,对基层政务新媒体的规范管理,可以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多方面进行考核,真正让“指尖上的政府”给基层干部减负。


减出实效来


侯 嫣


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任务繁重。运营和维护过多过滥的政务微信、微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进一步加重了基层的负担,让基层苦不堪言。诸暨市关停近八成政务新媒体,无疑是给基层解压、减负的好做法,值得肯定。


但相关部门不能就此止步。因为减掉低质、无效的政务新媒体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集中精力,做优做强主账号,使其真正成为政务公开的平台、服务百姓的窗口、政民互动的桥梁,才是关键所在。毕竟,大数据时代,政务平台必不可少,但人们不需要僵尸号、神回复、“打卡晒成绩”,需要的是优质、高效、便民、利民的平台。


做好政务新媒体,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群众在哪,党员干部的工作就应该做在哪。要多想办法、多下功夫,扎扎实实对政务平台进行整顿、规范、完善、提升,使其能够及时更新重要信息、认真回复群众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政务平台只有更好地服务群众、让群众满意,群众才会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编辑: 王丽丽
广告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