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城区和柯桥区,至今仍在使用的地名至少有1万个以上。与历史文献对照后发现,在这上万个地名中,具有百年以上使用历史的地名占到80%以上。
这些古地名都是何时形成的?
《绍兴市志》总纂任桂全在作了大量考证后认为,以三个时期为最:越王勾践时期、马臻筑鉴湖后和山会平原开发过程中。
“古越国地名里蕴含着自然地理文化、人文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每个流传至今的地名都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韵和历史积淀,它伴随和见证着一个地域文明的开拓、发展和变迁,是本土文化的载体与传承。”任桂全说。
绍兴市文博爱好者在湖塘古城村吴塘遗址考察
绍兴市文博爱好者在湖塘古城村吴塘遗址考察。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童 波 (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身边的越国地名
6月8日,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俞志慧开讲《我们身边的越国地名》。这是他多年辛勤研究的成果。
他从种植、养殖、水利水工、冶炼、军事、营造等方面讲述古越国的地名故事,挖掘身边至今尚存的古越国地名及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希望藉此呈现越国的产业与人口规模,解释越国所以能够强盛的原因。为了搞清楚现存的一些越国地名,俞志慧少不了实地走访和考察。
“春秋时期的越国是否已有铁器冶炼与铸造?”这是俞志慧在诸暨市阮市镇考察时产生的疑问。阮市镇绿源村内有个自然村名叫良戈舍。顾名思义,即是精良兵器的存放处。相传越王勾践储备精良兵器于此,蓄势待发,以图复国雪耻。良戈舍是越国的武器库,铸造基地又远在平水上灶等地,那么兵器是怎么搬过来的?难道是在本地铸造的?当时的河道已不见,但上个世纪50年代,本地去诸暨仍然需要坐船,此处有一个名叫“烂船湾”的地方,河道里曾发现大量废船残骸,这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讲到越国养殖业时,俞志慧说,越国遗存了许多与养殖业有关的地名,如犬山、猪山、鸡山、南池、坡塘等。越国人口政策中就有奖励小猪和狗的说法,“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娶)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娩)者以吿,公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另外,范蠡经济思想中有一条经验,推崇繁殖性强的养鱼、种竹和养五牸(zì 雌性的牲畜)。
犬山就是现在的吼山,相传是越王勾践畜犬猎鹿之处。《越绝书·记地传》载:“犬山者,勾践罢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其高为犬亭,去县二十五里。”
位于上虞区东关街道鸡山村的鸡山和练塘村北的猪山是当年越国战事后方给养地,当年的猪山叫豕山。
《嘉泰会稽志卷十》载:“南池,在县东南二十六里会稽山,池有上下二所。旧经云:范蠡养鱼于此。又云:勾践栖会稽,谓范蠡曰:‘孤在高山上,不享鱼肉之味久矣。’蠡曰:‘臣闻水居不乏干熇之物,陆居不绝深涧之宝,会稽山有鱼池。’于是修之三年,致鱼三万。今上破塘村乃上池。”
俞志慧走访发现,今越城区鉴湖街道秦望村古越时期水坝尚存,鉴湖街道坡塘村水坝共有四处:分别为玉出头、断塘水库坝、云松村(已并入坡塘村)黄庙庙基和坡塘至兰亭下白线公路路基。在秦望村胡家塔自然村,东接椅子山,西连庙山,现存一座长200余米、现坝基宽58米,现高12~14米不等的水坝,坝上有两汉六朝时期砖室墓,水坝形似一座小山,当地叫横山,已列入绍兴市文保点,被视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养鱼池。
很多古越国地名与产业有关
与种植业相关的地名则有绍兴老城区的蕺山,《会稽志》载:“蕺山在府西北六里,越王尝采蕺于此。”
还有勾践种兰的柯桥区兰亭街道兰渚山。在今绍兴市委党校附近的葛山,据《越绝书·记地传》记载:“葛山者,勾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去县七里。”
如今的柯桥区齐贤街道镜湖村朱储是一个与晒盐业有关的地名。朱储越国时称朱余。元明时期绍兴境内盐场有三江场、曹娥场、金山场、鸣鹤场、钱清场。
军事方面的地名,则有柯桥区夏履镇的越王峥、越城区稽山街道的大二房、越城区的陈音山(今亭山)、柯桥区平水镇娥避山(今叫鹅鼻山),等等。
坐落在绍兴城东森海豪庭小区的鹿池山,是与越王勾践狩猎有关的地名,古称乐野(音读墅)。
鹿池山。 见习记者 章 斌 摄
与酿酒产业有关的地名有投醪河。根据记载:箪醪河,在府西二百步,一名投醪河。旧经云:“越王勾践投醪之所,或又名劳(去声)。”《水经》云:“越王栖会稽,有酒投江,民饮其流,战气百倍。”
富盛这个地名与水利水工行业有关。《越绝书》记载,“富中大塘者,勾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与水利水工行业有关的地名还有柯桥区湖塘街道的吴塘、越城区富盛镇万户(自然)村的塘城、柯桥区兰亭街道古筑村的苦竹塘等。
与烧炭行业有关的地名有上虞的称山和炭山。与冶炼行业有关的地名有柯桥区平水镇的日铸岭、铸铺岙、上灶、中灶、下灶,上虞区东关街道的练塘等。与营造行业有关的地名有兰亭
印山越国王陵木客大冢、今称府山的种山、绍兴城南的独山大冢等。
仓储方面的地名则有越城区马山镇的安城,祭祀方面有上虞区道墟街道的斋台山,观象方面则有今称塔山的怪山。
特殊由来的地名则有土城,即美人宫。《越绝书》时期的土城,就是今越城区迪荡西施山公园。俞志慧说,20年前,西施山所在的迪荡一带出土过大量东周至西汉时期的农具、箭簇、兵器、若干钱范等,可证其时曾经有过一个规模较大的聚落,其中有军用和民用工厂、铸币场所。献给吴国的西施、郑旦曾受训练于此,或为传说,但此地曾经存在过一所出于军事目的的特殊学校则无可疑。
美人宫。 见习记者 章 斌 摄
还有地名与行政有关。绍兴古城西北有一个地方叫官渎,为什么叫官渎?《越绝书》记载:“勾践工官也。”
俞志慧介绍,工官,是管理越国手工业的官署。春秋时期,越国的手工业生产发展迅速,特别是越王勾践为振兴越国、灭吴雪耻,采取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基本国策,加强了对手工业生产的扶植和管理。当时,重要的产业部门,如制盐、矿冶、兵器铸造、战船建造等都由官府直接控制。越王勾践选择在官渎设“工官”监管木材加工、工程建筑、船只生产以及纺织等工务,是因为这里水陆交通便捷,既有水道“渎”,也有陆道,方便运输和管理。而如今,人们把“官渎”写成“官渡”,官渡路位于绍兴古城西北,迎恩门附近。
古地名是绍兴宝贵的文化遗产
早在六七年前,绍兴越文化研究者任桂全就曾较系统地研究过绍兴的地名。
他掌握的情况是:绍兴市区和柯桥范围内仍在使用的地名至少在1万个以上,在这上万个地名中,与历史文献约略对照后发现,具有百年以上使用历史的地名占到80%以上。
这些古地名都是何时形成的?任桂全作了大量考证后,得出的结论是以三个时期为最:越王勾践时期、马臻筑鉴湖后和山会平原开发过程中。
“古越国地名里蕴含着自然地理文化、人文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每个流传至今的地名都凝聚着浓厚的文化气韵和历史积淀,它伴随和见证着一个地域文明的开拓、发展和变迁,是本土文化的载体与传承。”在任桂全看来,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每一个地名都凝聚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是绍兴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弘扬绍兴地名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任桂全认为,弘扬地名文化,是传承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保护弘扬绍兴地名文化,就是探索历史上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是我们与历史链接的桥梁;弘扬地名文化,是寄托乡情、留住乡愁的现实需要;弘扬地名文化,是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所在。它可以提升绍兴城市形象,构建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一方面,绍兴地名透出区域历史变迁、地域风采、人文情怀、风俗习惯等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一个视角去认识、体验绍兴文化。另一方面,有些地名与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相交织,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知识性,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不光是古越国地名,在任桂全看来,绍兴一些古地名有着无可替代的地方特色。如带“溇”“汇”“渎”“荡”的地名。还有,五云门、都泗门、昌安门等城防地名,让人想起古人建城最初的防御功能。铁甲营、营桥河沿、营基弄等军事地名,则显示着绍兴曾是军事重镇的地位。都昌坊、武勋坊、宣化坊等街坊地名,又牵连着一段中国城市制度变迁史。
保护和传承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地名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林海介绍说,为进一步弘扬传统地名文化,保护和利用地名文化遗产,绍兴市地名委员会于2015年公布了绍兴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65个地名,其中涉及到古越国和古越文化的地名就有:府山、塔山、蕺山、投醪河、越王台和越王殿、西施山遗址等。
这些年的考察和研究,让俞志慧庆幸的是,一些带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地名被保留了下来,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一些农村行政村的合并,有些地名也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俞志慧说,绍兴是越国古都,越文化源远流长,正是因为地名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基因,寄托着乡情乡愁,所以,在地名的演变过程中,我们要把有历史文化记忆的地名保护和传承下去,防止文化记忆出现断层。
兰渚山天章寺。 见习记者 章 斌 摄
越文化研究者童志洪说,作为2500多年历史的越国古都,绍兴在中国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越国地名是一种绍兴特有的文化资源。但由于历史久远,《越绝书》与《吴越春秋》中记述的越国的遗迹已十分罕见,有的虽存,也已只剩下一些地名,而且越来越少。应当看到,越国遗存的地名,是越地历史文化的印记,也是古越时代的地理坐标与越文化的重要范畴。随着城市拓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保护好越文化、保护好越国时代遗存的地名已刻不容缓。“我们应当将古地名作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切实予以保护。”
如何弘扬绍兴地名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绍兴地名文化?
任桂全认为,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座谈论证等方法,收集绍兴地名资源基础数据,包括地名的拼写、位置、现状、来历以及历史沿革等信息,掌握全市地名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分布、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
童志洪认为,要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地名文化,使市民尤其是在校生深入了解地名文化内涵,自觉承担起弘扬绍兴地名文化的责任。要促进地名与地方产业、特产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地名文化渗透性强、影响力持久的特点,用地名无形资产打造有形特色品牌,助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