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汤桂平
一杯珍珠奶茶喝下去,居然消化不了,肠胃道全是密密麻麻的高密度阴影。这两天,诸暨女孩小沈的这张腹部CT影像片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珍珠奶茶还能喝吗?有关珍珠奶茶安全性的话题,再次引发多方关注。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奶茶里的“珍珠”难消化,与材质、过量饮用、个体差异等原因有关。市场管理部门和医生也提醒,无需谈之色变,但也不宜过量饮用。
(小沈的CT影像图)
过量饮用闯的祸
5月28日晚上,因肚子不适,14岁的诸暨女孩小沈去诸暨市人民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做了腹部CT扫描,只见其腹部布满了一颗颗圆圆的高密度阴影,从胃部、盲肠、结肠,一直到肛门,密密麻麻,有百余颗。经询问得知,小沈于5天前喝过珍珠奶茶。这些阴影,正是残留在体内的没有消化的“珍珠”。随后,医生开了润肠通便的药物,将这些“珍珠”从小沈体内清理出去。
一杯奶茶怎么会有这么多“珍珠”?医生说,小沈可能隐瞒了病史,这么大的量,肯定不止一杯奶茶,有可能之前就经常饮用,因消化不良“珍珠”便沉积在体内。
是不是每个人喝了珍珠奶茶后都会得“奶茶病”?不一定。诸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何玉领说,每个人的肠胃吸收能力不一样,产生的反应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消化功能好,容易排出,但有的人消化功能差,就容易沉积在体内。此外,“珍珠”难消化与过量饮用也有关系,像小沈这个情况,就是过量饮用所致。而且,这些不易消化物大量连续食用,极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珍珠”材质有玄机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为什么这么难消化?它究竟是用什么原料做的?昨天,记者走访了一些超市和奶茶店,发现奶茶里的“珍珠”来源不一,多数被添加了一些不易消化的物质。
据介绍,正规的“珍珠”普遍采用木薯粉、糯米等材料制作而成。一些连锁奶茶店工作人员称,他们的“珍珠”原材料都是总公司统一配送的,质量有保证。而市面上个别黑心奶茶店,则会在原材料上动手脚,如添加塑化剂。
镜湖一家规模较小的奶茶店负责人透露,他们一开始都是自己做珍珠,采用的材质是有保障的。后来生意好了,也用网购的成品“珍珠”。网购“珍珠”使用很方便,只要煮一煮就好了,但里面用了什么材料,她也说不清楚。
某超市奶茶柜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奶茶品种、口味多样,他们为了让产品更有弹性、更有嚼头,加入了果冻类固状物。记者看到,在这些奶茶的成分表中,除了大量的添加剂外,还添加了黄原胶、结冷胶等胶状物质。据了解,这些胶状物质主要作为凝胶剂、增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可以增强食品结构和增加风味,但前提是按正常需要量使用。
奶茶好喝要有度
实际上,市面上的珍珠奶茶不是不能喝。“只要是产品,十之八九离不开添加剂,没有必要谈之色变。”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在2016年和2018年,他们曾经对奶茶中的珍珠粉源做过两次抽检,主要检查“珍珠”里面的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含量。从抽检的情况看,所有批次的防腐剂含量全部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但不超标,并不表示可以无限饮用,量多了同样也会超标。
“一旦形成产业链,添加一些东西进去,性质就可能发生变化。”绍兴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专家陈素娥说,从营养学角度讲,牛奶和茶本身是健康食品,但不同的加工工艺,会使产品属性发生改变。比如,在奶茶中加入糖,300毫升的奶茶将额外增加300千卡能量,这相当于多吃了大半碗白米饭。有的商家为提升口感,还会加入增稠剂等添加剂,这些都是很难消化的东西。所以,饮用奶茶,一定要把握好度。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