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评论员 侯嫣
明天,高考正式拉开帷幕,而随之而来的“高考谣言”又露头了。“某某某同学的准考证掉了!请帮忙转发!”“花钱就能改高考成绩”……每到高考,总会有一些被证明为虚假信息的旧闻再次被传播,误导考生和公众,而这些谣言的背后都是不法商家、网站精心设计的骗局。
为了提醒广大网友,近日,教育部门和网信部门、公安机关梳理汇总了历年来“冷饭热炒”频率最高的高考假新闻、假信息。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及时公布这些假信息,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认清谣言的真面目。作为普通市民,我们就该不断提高科学认知,不当“高考谣言”的二传手,如此,我们才能最大限度的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高考,事关个人前途和家庭命运。因此,凡是涉及高考的话题,都会成为焦点。所以,即使人们对有的信息半信半疑,但只因其涉及高考,就会持一种“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进行转发和扩散。如此,缺乏科学判断、盲目传播信息,我们其实已经充当了“高考谣言”的二传手,而这,无疑是在为谣言推波助澜、在为其制造混乱帮忙。
比如,有一条 “高考谣言”火了很多年:“有人捡到一张准考证,考生名字叫刘明炜,考点在一中,请转发,让刘明炜联系133XXXXXXXX,请扩散!千万不要耽误孩子高考。”在同情心的驱使下,即使人们年年能见到类似的谣言,即便各地警方纷纷辟谣提醒,但总有人不做任何判断的进行转发传播,因而也就总有人上当受骗。对此,有网友说:“不知道消息是真是假,可以打110报警电话核实啊,动动手指就转,那就是谣言的帮凶,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为过。想都不想就转发,谣言就会迷惑和误导更多的人,不仅不负责,还充分暴露了人们在面对“高考谣言”时的不冷静、凸显了缺乏科学认知和理性判断。都说,谣言止于智者。所以,不想当“高考谣言”的二传手,就要努力使自己变成智者。多关注相关权威信息的发布、看到某些信息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拿不准情况与相关部门联系核实,这样才是一种负责任的变现,才不至于让自己和身边人掉入谣言的陷阱、无力自拔。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想点办法,帮助人们尽快补齐这块短板。比如,学校可以在高考前夕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家长和考生及时认清谣言;媒体第一时间公布常见谣言、提醒广大市民注意;警方果断打击散布谣言、制造恐慌的违法行为,以正视听。相信,当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之时,我们就能最大程度的挤压掉“高考谣言”的生存空间、谣言最终才会不攻自破。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