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周国勇 通讯员 施成文
“很不错,驾驶起来很轻松,速度也快!”今天,由绍兴市农机管理总站主办的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在柯桥区兰亭镇黄婆楼村举行,来自全市各地农机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和种粮大户一下车,就被穿行在一块水田上的新式拖拉机吸引住了,来自嵊州市的种粮大户沈仁山还亲自“试驾”了一把,不住赞叹。而这,正是我市新引进的大型农机——履带式拖拉机。
(三角履带式拖拉机)
农机“新成员”
跟一般拖拉机是四个轮子不同,眼前的新型拖拉机两侧分别是一条三角形履带,但让人意外的是,其不但跑动更快,转弯也更灵活。
“绍兴的土壤本身就是黏性土,加上长期耕种,耕作层损伤严重,大型机械很容易下陷打滑,而履带式拖拉机可以破解这个问题。”市农机管理总站副站长(主持工作)楼灿焘介绍,跟轮子相比,履带面积大,可大幅降低对土壤的单位面积压力,通过性更好。
“以前我们也尝试过平履带拖拉机,但那个挂接通用性不够,只能悬挂旋耕机,而三角履带式后面还可以拖挂肥料机、打浆机、开沟机等多种机械,做到一机多用。”他说。
现场观摩水田的承包户——该村种粮大户茹国民,已经尝到了新款拖拉机的甜头,“已经用它翻耕了七八十亩水田,很好用。”茹国民说,除了速度快、转向灵、用途广,三角履带拖拉机因为整机质量轻,还能保护耕作层,从而改善耕地质量。
同样作为资深级种粮大户,嵊州市仁山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沈仁山从2008年起就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但经过现场“试驾”体验,他有了新的决定:“准备把轮式和平履带的拖拉机替换掉。”
“2.0版”的直播机和插秧机
培训现场,同时演示的另外两种农业机械,因为新奇,同样让很多大户来了个“路转粉”。
“一般的水稻直播机只能穴播,但这款精量穴直播机,除了穴播功能,还能自动开沟。”楼灿焘指着从眼前开过的一台大型机械说,水稻种子播下后,最怕水淹,这就需要丰产沟,通过开沟把水引走,种子就不容易烂死,平时排灌水也方便,促进水稻高产。
“因为一般直播机没有开沟功能,因此直播以后需要人工开沟,费时费力,而精量穴直播机实现了穴播、开沟、平地三位一体。”
(精量穴直播机)
在隔壁一块田里,还有一台演示的机械同样“吸睛”——侧深施肥水稻插秧机。乍看之下,外形跟普通插秧机差不多,但其特殊之处在于,一边插秧,一边施肥,两者同步完成。
“施肥在离秧苗5公分处,既节省施肥量,又能提高肥料吸收效率,有利于增产高产。”田塍边的一块说明图板上写道。
“机器换人”助力现代农业
这并不是我市首次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更不是第一次引进新式农机。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结合发展品质农业这一主题,近年来,我市坚持农机先行,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保险补贴,实行免费实地年检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观摩会、培训班、技能竞赛等,不断引进示范新机具、新技术。
全省率先引进秸秆打捆机,提升作物秸秆利用率;
引进全国首台全进口毛豆采摘机,实现我市蔬菜生产机械化零的突破;
在全省首批开展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并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化服务……
其中光2018年,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各类农机培训及演示会52次,通过多个领域引进高新农机带动了我市农机化装备水平提升。
统计显示,2018年我市水稻机械化耕种面积118.86万亩,机耕率达98.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7%,居全省前列。截止2018年,全市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近50万台(套),其中2018年投入补贴资金5224万元,补贴额全省领先。
“农业‘机器换人’最主要作用就是省工节本,提高效率。拿植保无人机来说,一台无人机每小时可以开展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30亩,而且根据程序设定可以全自动飞行,因此晚上也可以作业,两天时间就可以作业五六百亩,而采用人工的话需要六七个人用3天时间才能完成,人工贵不说,还非常紧缺。”市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与农机化管理处处长徐亚浓说,而不断引进示范推广新农机、新技术,就是为了更贴近农户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