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孟焕国 许文超 金忞焘 钱天怡
诸暨市草塔镇的上余村庄余霞自然村,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可是,这里留存的红色记忆,让人感叹万千。今年82岁的村民杨高乃,为我们讲述了庄余霞村那段难以磨灭的红色历史。
杨则民烈士在庄余霞村中最早参加革命,在大革命时期就与我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宣中华等一起从事爱国活动。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庄余霞村爱国青年杨朝表、杨国良分别从杭州和上海回到老家,从事抗日斗争。次年,两人先后入党,成为庄余霞第一批党员。在他们的感召引领下,庄余霞不少村民纷纷加入抗日救亡队伍。
1943年12月,新四军浙东纵队金萧支队正式成立,一批庄余霞村青年加入金萧支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只有97户人家、350余人的庄余霞村,却有58人加入了金萧支队,其中29人加入中国共产党,5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个村庄,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革命摇篮”。
在杨朝表影响下,杨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抗战期间,杨光组织学习会,积极发展党员,进行抗日革命活动,成为金萧支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敌人经常通缉围捕他,但他总能在群众的掩护下逃脱。当地群众对党的拥护和忠诚,感人至深。
庄余霞还是杨石毅军长的故乡。1944年6月,当时18岁的杨石毅投奔金萧支队,同年11月入党。抗战期间,他经受了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严峻考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屡立战功。
“山河重振,大地春回。缅怀先烈,心往神追。红色传承,南天壁垒。英雄本色,抗战丰碑……”这是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昊苏亲笔为庄余霞村题写的。如今,“红色庄余霞”已成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授予的全国首个农村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引得人们纷纷前往参观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