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边锦祥
“在国外办印染厂并不是转移落后产能,更不是带去污染。”昨天,浙江米娜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长军说,2014年公司投资1亿多,在埃塞俄比亚建起一家印染厂,其中污水处理设备的投资就达1400万元,配备了一套符合欧盟标准的污水处理设备,可日处理污水2500吨。
作为一家纺织品外贸企业,在出口企业云集的轻纺城,“米娜纺织”或显得“名不见经传”,但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名气却不小。中国人在当地办起纺织印染厂,并为埃塞俄比亚培养了第一代纺织工人。
据介绍,“米娜纺织”从2001年开始做纺织品外贸,期间,魏长军结识了一名埃塞俄比亚客商,并尝试在埃塞俄比亚投资经营木材等。2011年,看准机会,魏长军大手笔投资1.17亿元,收购了埃塞俄比亚一家濒临倒闭的最大国有纺织企业,使企业起死回生;随后,2014年开始,魏长军又投资在当地购买了200多亩土地,建成了占地3.6万平方米的印染生产车间,5条集针织、梭织、印花、染色于一体的生产线。
“印染企业的设备来自韩国、日本、意大利、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魏长军说,印染车间生产参照欧洲的COD排放标准,他们公司已成为当地企业的参照标杆。
“远在埃塞俄比亚的企业订单根本不愁,现在公司以每天16万米的坯布产量,平均每周14个柜,发往埃塞俄比亚的印染厂。”魏长军说,印染加工后,将面料销往当地及周边的肯尼亚、苏丹以及意大利、美国、欧洲等地。接下去他还准备向服装行业延伸,形成纺织、染整、制衣的外贸出口全产业链。
“外贸企业须有国际眼光,去非洲办企业,要转变‘短、平、快’的回报思想,要在人才队伍组建及管理上下功夫。”魏长军说,公司在埃塞俄比亚兴办的印染企业,30多人的管理团队全部是国内人员,还送优秀员工到意大利等国际时尚之都学习培训,同国际接轨。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